与此同时,一个身穿朱红色官袍的中年人正瑟瑟颤栗地站在老朱下首。
当然了,没有被老朱问罪对吕昶来讲绝对是件天大的功德,为了制止老朱变卦,吕昶朱元璋话说完以后,便赶紧推了出去。
“安南的丝绸棉麻产量是之前就这么高,还是比来这段时候俄然降低的?”
听到吕昶的陈述,老朱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可在短短一个月的时候里,安南的丝绸棉麻产量竟然一下子进步了数十倍,这类环境如果没有外力的干预是较着做不到的。
一开端,对于这类逆差,吕昶还觉得是遭到水泥和土豆贸易的影响,可在吕昶带领户部的人手颠末一番细心计算以后,却发明即便是大明与安南的平常贸易,这个逆差的量也是庞大的!
这个身材矮胖,留着一脸大胡子的中年人不是别人,恰是大明的户部尚书吕昶。
固然吕昶的对峙并没有让老朱转意转意,可光是这仁兄敢盯着吵架灭族的风险跟老朱犯言切谏,便足矣看出吕昶的胆量。
本来,在这个年代的国际贸易中,出产高傲明的丝绸和棉麻对各国来讲可都是抢手货。
换句话说,在大明朝廷与安南做买卖的过程当中,竟然有大量的银子都流向了安南境内。
究竟证明,老朱的设法是没有错的。
在普通环境下,以安南的体量,他的丝绸棉麻产量必然是被大明碾压的。
下一秒,只见老朱朝吕昶摆了摆手道。
在本职事情出题目的环境下,老朱不但没有治他的罪,竟然还说会本身想体例处理?
在他看来,安南不过是一小我口刚过百万的小国,即便是加上方才被征服的南掌各部,和大明比起来,那也是老鼠跟大象的差异。
“回禀陛下,这也恰是臣迷惑的处所啊!”
再想想之前从安南买来的水泥和土豆对大明形成的影响,老朱很天然地便把安南丝绸棉麻产量激增一事归因到其他希奇古怪的发明身上。
形成如此庞大逆差的商品不是别的东西,恰好是大明一贯引觉得傲的丝绸和棉麻!
可吕昶千万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他赖以保存的本职事情,竟然有一天也在朱元璋跟前出了岔子。
想当初,此前入仕元廷的吕昶,之以是遭到朱元璋的重用,便是因为他出众的管账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