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我一个县令,你让我监国?! > 第二十章 年轻不知贪官好
“是以很多官员,甘愿不做事、少做事,整日就是高谈阔论夸夸其谈,这些人的确没有贪污,可他们也没做事情啊。”
“你想想,一旦这类民风构成,满朝都是只动嘴不脱手的清官,大明该如何办,大明的百姓该如何办?”
“你要清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句话的事理,天子喜好清官,那么只如果清官,他在朝堂上就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因而其党派便能够把他推到一个很高的位置,然后再通过一样的手腕,提挈其他清官。”
朱迪说完,一旁奉养的婢女立即奉上茶盏给朱迪润喉,又用喷香的手绢给朱迪擦了擦并不存在的汗水。
朱迪压了压手,表示朱元璋不要焦急。
可这些在朱迪的眼中竟然变成了错的,那他朱元璋倒要问问,赃官不杀莫非留着祸害百姓吗?
“猫的职责是抓老鼠,那么官的职责呢?是帮忙天子管理百姓。”
赃官在朱元璋眼中是祸害、是扰乱朝廷政令履行的搅屎棍、是大明根底的蛀虫。
“实在赃官也不是不能用,既然贪那就是有诉求,用起来反倒比清官更便当。”
“既然百姓恨赃官,那我们这位陛下天然要适应百姓的心愿,用严格的科罚管理赃官贪吏,如此才气安宁民气,才气让我大明在建国之初顺利的打好根底,此为为官之道。”
“不管是赃官还是清官,只要管理好百姓就是好官,可咱那位陛下对赃官的态度是甚么?剥皮填草,如此酷刑谁不惊骇。”
他们满嘴仁义品德、故步自封、不肯接管任何窜改,并且高高在上的享用着朝廷扶养,却甚么事都不做。
在朱元璋看来,朱迪的这番话完整颠覆了他的认知,也能够说完整否定了朱元璋一向以来的政令侧重。
如朱迪所说的这类清官,不就是汗青上所谓“清流误国”的那些人吗。
“就比如……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