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徐后传 > 第10章 鲜有知命

我的书架

一个月后,夏季垂垂收敛,有了初秋的风凉,“百和堂”药铺就在南京北城聚宝门大街东边的织锦二坊开张了。

天下初定,洪武帝为制止特工逃兵收支,对户籍路引办理的非常严格,限定百姓出行。

天界寺在编撰《元史》,主持编写的两位总裁是江南文坛魁首、翰林院学士宋濂和王祎。洪武帝是不拘一格提拔人才,有能者居之,并不在乎出身,编者除了翰林院的学士外,另有很多和尚羽士,以是赐给的点心也荤素不忌。

阿福安抚说道:“你别活力了,那是他们没有福分——秀儿,姚大夫这些日子经常一小我往外跑,也不要我赶车,凡是是雇肩舆或者雇骡车,她都去做些甚么?”

百和堂就在中间的织锦二坊。聚宝门大街的屋子太贵了,同时也过分招摇,不是他们这类外埠搬家过来的姑苏百姓能够购置的,以是姚妙仪和姚继同将店面选在了这里的一个叫宝锦街的处所,临街的两层小楼是铺子,前面是一个清平悄悄的小四合院。

布告贴出去的三天了,竟然一个像样的应征者都没有。保和堂门可罗雀,买卖暗澹,每天卖不出去几幅药。

开门停业的第四天,一向比及了中午,竟然一个客人都没有。老仆阿福在门口打打盹,宋秀儿站在柜台后,左手托腮,右手有一下,没一下的拨弄着算盘珠子。

姚大哥不善言辞,当即拿出了三百两银子和十贯钱给了姚继同和姚妙仪。

“继同和妙仪固然不是弟弟的亲生后代,但名字是入了族谱,上了姑苏的户籍黄册,将来担当二房香火,这些银钱是他们应得的。”

本来如此!

姚妙仪看了姚继同一眼,从名义上,姚继同是她哥哥,家中事情要由他出面做决定。

“阿福,您老见地多广,您说说百和堂的买卖甚么时候才有转机啊?”

洪武三年,八月十七。易开张、动土、嫁娶;不易诉讼、求嗣。姚妙仪在百和堂门口放了一串鞭炮,低调开业。

说曹操曹操到,宋秀儿话没说完,姚妙仪雇的车马就停在门口了,宋秀儿忙跑出去扶着姚妙仪下车,阿福则将车里几包点心茶果提到店里。

铺子和院子一共破钞五百两,几近掏空了姚妙仪的家底。

计上心来,姚妙仪拿起一个酥油泡螺,“你们放心吧,传闻新开张的店铺三年才气回本呢,不消焦急。我们初来乍到,不懂行情,下午我们去姑苏会馆找熟悉的老乡探听探听,总有前程的。”

姚家两房人家和平分产分炊,依依惜别,倒是出嫁的姑太太狠狠闹了几场,只是这一次姚大伯咬紧牙关,果断不让步,高姚氏见讨不了涓滴便宜,渐渐就消停了。

姚继同心领神会,说道:“这事既然官府都定下来了,木已成舟,我们姚家必须迁出一房人去南京。那就遵循大伯的安排分炊吧,我和妙仪去南京开药铺,那边迁畴昔了百万人丁,买卖应当不会差。大伯放心,我们会过的好好的。”

百和堂只要姚妙仪从姚家带来的宋秀儿,另有阿福这两个旧仆。老仆人阿福卖力赶车、看门、洒扫;宋秀儿服侍姚妙仪起居,并算账等杂物。另有一个明教密党充当杂役,在院子里翻晒药材。

宋秀儿说道:“店里归正没甚么客人,南京繁华,她四周逛一逛,偶然候是去天界寺找道衍禅师和姚继同说说话,偶然候是——”

百和堂的牌匾是道衍禅师亲手写的,不过他是洪武帝亲身考校过的高僧,受命在天界寺参与《元史》的编写,姚继同在道衍身边奉侍学习,以是百和堂实际上归姚妙仪一人打理。

推荐阅读: 武神血脉1     天地神王     重生之逆袭女王     神豪从吹牛纳税开始     穿越之韩王弃妃     邪皇霸宠:腹黑儿子纨绔娘亲     阴人禁忌     山海植物园     重生六零甜丫头     娱乐头条:天后归来     大仵作     民国佳媛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