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他来平山城的第三天。
一名年青的将官指着城下如潮流般撤退的大桓兵,松了口气,筋疲力尽地靠在城垛上。
救兵早一天到,就多一线朝气。
可征调的民夫身材本质本就整齐不齐,还照顾大量的粮草物质,十五天已经是极限了。
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北疆三十万守军的说法,只是个虚数。
“皇兄的目标,是全部大燕!”
这十五座城,就像十五根钉子。
大燕的军队范围远不如先帝期间,军队的战役力也不成同日而语。
大燕其他军队消减得更狠,乃至有的直接被闭幕。
这些人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战役力和普通的民夫普通。
纪苍脸上看不入迷采,看着城外大桓连成一片的营寨,目光凌然。
“何况,现在平山城四周被围,就算有救兵,也进不来。”
可这些年大燕朝政被淳王一派把持,国库的钱都流向了淳王府,底子没钱养兵。
纪苍的话说完,世人面色都是一沉。
“现在平山城四周被围,想要突围起码要有三千人的精锐突击,才有一线机遇能活着逃脱几人。”
“这些中原人,最会内斗,亡国多少次都不会接收经验!”
作为大燕国最精锐的军队,京营即便不复先帝期间的勇武,比起那些杂牌军,还是要强很多。
可北边的局势不明,谁也说不准纪苍能撑多久。
都城距北疆最前沿的平山城六百里。
“城中统统人,只要还拿得动刀,全数调集!”
起码要十五天赋气赶到。
这些人脑筋里只要捞钱夺权,聪明算计全用在了朝堂上的机谋和对本国百姓的剥削中。
“诸位应当明白,此次我们的目标不是平山城,也不是燕国的北疆十五城。”
“我大桓二十三年间更加强大,而燕国在燕太祖身后,一年不如一年!”
“但愿陛下能及时调兵遣将,化解此次危急吧。”
纪苍摇了点头,“北疆十五城,兵力都不敷。”
“我们没有救兵。”
大桓王的亲弟弟,耶律旗在中军大帐调集了一众将领。
平山守军参将查抄完城墙上的环境,向纪苍汇报。
成果就是,大燕各处的军队全数在消减数量。
“二十三年,皇兄从未健忘当年的屈辱,励精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