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甲长的嘴脸,他是个喜好拿着鸡毛适时箭的人,李过不由得替那对妇人感到担忧。
老妇人听到了动静,爬着抱住了甲长的腿,哭道:“老爷们,求求你们了,不要牵走耕牛,给我们一条活路!”
甲长道:“宋大姐,现在朝廷的差事不好干,上头的公文盖着大印,咱一平头老百姓,还能说个不?我体恤你们家,本日才上门来,你们总不能让我难堪吧。”
李过正在满院子转悠,看着这株,摸摸那株,嘴里还哼着小调。俄然,隔壁院子里传来一阵喧闹的声音,仿佛有人在辩论。刘二妮之前说过,隔壁这家仆人名唤刘仕义,他老婆的腿有些残疾行动不便,两人没有生养,上面另有一个盲眼的老娘。刘仕义是诚恳巴交的农夫,守着祖上传下的几亩薄田度日,日子较为费事。
领头的公差不耐烦道:“刘甲长,此番征税,其他几个村庄皆定时足额交纳,如何到了你刘家村就凭肇事端?如果此事办不好,我等只好照实向上官禀报。”
看到这一幕,李过胸中肝火中烧,他从速回身走出院子,想到那边园中讨个说法。他出了院子,才行了几步,便听到一声凄厉的叫声:“娘啊,娘,你不能死啊!”
甲长霸道道:“你们的家务事我管不了,但赋税是朝廷核算的,各家各户按册征收,如果没有银钱,用稻米兑付也能够。”
妇人持续哭诉道:“甲长老爷,往年风景好,我家从不拖欠一分赋税,这你也是晓得的,可本年确切难堪,开春那次增税,还是我当家的找乡邻借的。”
一名公差大怒,一掌推开她,道:“赋税不缴还出言不逊,你要再敢禁止就把你抓到衙门!”言毕,推开牛圈门,牵出了耕牛。
老年妇人持续要求道:“甲长老爷,家里确切无甚值钱的东西,也变卖不出银钱啊!”说着,妇人一阵急剧的咳嗽,另一名妇人急道:“娘,娘,你消消气,会有体例的!”
这时,院子里又传来别的一个妇人的声音:“甲长老爷啊,我本年快六十了,你能不能行行好,再给脱期些日子,待我家仕义凑到税额再补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