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6月,蕲王万字碑被飓风吹倒,碎为十余块,1946年才由本地灵岩寺方丈妙真等请工扶正。可惜碑已断碎,只好分两段并立。束缚后又停止修整加固,供游人观仰。

1134年(绍兴四年),韩世忠任建康、镇江、淮东宣抚使驻扎镇江。岳飞光复襄阳(今湖北襄樊)等六郡后,伪齐主刘豫派人向金讨援,金太宗完颜晟命元帅左监军完颜宗弼率军5万,与伪齐军结合,自淮阳(今江苏邳县西南)等地,兵分两路,南下攻宋。诡计先以马队下滁州(今属安徽),步兵克承州(今江苏高邮),而后渡江会攻临安(今浙江杭州)。玄月二十六日,金军攻楚州(今江苏淮安)。宋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军自承州退守镇江(今属江苏)。宋廷急遣工部侍郎魏良臣等赴金军乞和,并命韩世忠自镇江北上扬州,以阻金军渡江。十月初四,韩世忠率兵进驻扬州后,即命部将解元守承州,邀击金军步兵;自率马队至大仪镇(今江苏扬州西北)抵抗金马队。十二日,魏良臣路一行过扬州,韩世忠用心出示避敌守江的指令,佯作回师镇江姿势。待魏良臣走后,韩世忠当即率精骑驰往大仪镇,在一片池沼地区将兵马分为5阵,设伏20余处,筹办迎击金军。翌日,金将万夫长聂儿孛堇从魏良臣口中得知韩世忠退守镇江,遂命部将挞孛也等数百骑直趋扬州四周江口,进至大仪镇东。韩世忠亲率轻骑应战诱敌,将金军诱入伏击区,宋伏兵四起,金军猝不及防,弓刀无所施。韩世忠命精骑包抄合击,并命背嵬军各持长斧,上劈人胸,下砍马足,金军陷于泥塘当中,伤亡惨痛,金将挞孛也等200余人被俘,其他大部被歼。

2、人物平生

韩世忠(1089年―1151年),字良臣,延安(今陕西省绥德县)人,两宋之际的名将,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复兴四将"。

3)挽救高宗

职位:南宋复兴四将之一

鏖战黄天荡时,如何故少胜多,颇让韩世忠操心。一天有人送糕到军中,此糕两端大,中间细,梁氏感到事有蹊跷,遂掰开此糕,发明内夹纸条,上书"敌营如定榫,头大细腰身;当中一斩断,两端不成形。"梁氏晓得这是高人在暗献破敌之计,便压服韩世忠传令连夜出兵,直冲敌营中部,拦腰截之,公然大获全胜。官方至今称那块两端大、中间细的糕为"定胜糕"。

韩彦质:(生卒年不详),延安(今属陕西)人,世忠第三子。元柘二年,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三年卒,年七十七,赠太傅,谥献肃。

《临江仙》

南宋名将韩世忠的墓碑,耸峙在江苏省姑苏市灵岩山麓。韩世忠的墓碑全名为"宋故扬武翊运功臣太傅镇南武安宁国军节度使充礼泉观使咸安郡王食邑一万八千三百户实封七千二百户进封蕲王溢忠武神道碑"。据测:碑宽近

夫人梁氏(梁红玉):"尝于军中助王督兵,屡建奇功,诰封一品贤德夫人"。

在南宋政权内部始终存在着抗战与投降之间的斗争。以岳飞、韩世忠等战将为代表的主战派,回绝让步投降,反对与金媾和;而以秦桧等文臣为首的士族权势,诡计偏安一隅,是以,反对抗战,主张让步媾和,终究走向了屈膝投降的门路。

韩世忠墓3米,连同龟趺碑座高达10余米。碑文共88行,每行150字不等,总计约13200余字,以是人们都称其为"万字碑"或"蕲王万字碑"。碑文的首要内容是记叙韩世忠的抗金事迹,凸起他朴重恐惧、忠愤狠恶的爱国精力。如碑文写道:"桧(指秦桧)主议(指媾和)甚力,高傲臣老将万口和附。王(指蕲王)独慷慨泣涕上章以十数,为太上(指宋高宗)开陈和议不成之状。"

推荐阅读: 三国:蜀汉败家子,开局火烧卧龙岗     原力星空     真爱狙击     名门挚爱:帝少的千亿宠儿     再见钟情,首席爱妻百分百     从零开始的提督生活     我是机械大师     青春无期     小神手记     重生国民影后:帝少,求隐婚     妖孽兵王1     剑道师祖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