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术乃好战之将,他给韩世忠下了战书,约期会战。韩世忠与敌商定日期,在江中会战。金兵因不习水战,韩世忠就操纵仇敌这一缺点,封闭长江,几次交兵大败金兵,还活捉了兀术的半子龙虎大王。兀术不敢再战,率十万兵马退入黄天荡,诡计从这里过江北逃。
张浚:"诸将中尤称韩世忠之忠勇,岳飞之沉鸷,可倚以大事。"
韩世忠见岳飞父子被正法,大好的抗金情势白白丧失,本身又无能为力,便决然辞去枢密使的官职,整天借酒消愁。暮年喜释、老,自号清冷居士。终究还是忧愤而死,卒于1151年(绍兴二十一年)。
册封:英国公、福国公官职:太保、枢密使追封:通义郡王、蕲王
合法韩世忠招兵买马,扩大步队筹办大干之时,情势急转直下,投降派权势获得了宋高宗的支撑,因为岳飞带领的抗金雄师已在中原一带大得其势。宋高宗所担忧的是一旦打败金兵,迎回他的父皇(徽宗)和哥哥(钦宗)。以是,在他的支撑下,秦桧收了韩世忠、岳飞、张俊三位抗金大将的兵权。秦桧一日以内连发十二道金牌,强令处在抗金最火线的岳飞罢兵回临安。因韩世忠对宋高宗有救驾之恩,是以,升枢密使,明为升官,实为剥夺其兵权。
蕲王庙东侧的山崖之上,还留有清道光年间绥德州知州江士松题写的"福禄寿"等石刻。
蕲王庙占空中积不大。一尊高约5米的韩世忠雕塑鹄立在庙门前,通体为花岗岩雕镂而成。"韩世忠"头戴战盔,身披红色披风,左手持剑,右手呈拔剑状,眼望战阵、神采刚毅。
沈与求:"自建炎以来,将士何尝与金人迎敌一战,当代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
5、汗青评价
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再次南下,冲破长江天险,攻破了建康(今南京)等首要城镇,躲在杭州的宋高宗赵构又要逃窜。韩世忠面见高宗,慷慨陈词:"国度已丧失河北、河东、山东诸地,再把江淮丢掉,另有那边可去?"赵构底子听不出来,他所想的只要保住性命。赵构任命韩世忠为浙西制置使,戍守镇江,而赵构则跟从投降权势逃到了海上。镇江当时已处敌后,韩世忠领命仅率所部八千人急赶镇江.金兵在江南劫掠一阵以后连续退去。韩世忠驻守于松江、江湾、海口一带,听到金兵撤退的动静,韩世忠当即分兵扼守要地,筹办乘机斩杀金兵。埋伏的宋兵差一点儿活捉金兵元帅兀术。
韩彦古:(?--1192),字子师,延安(今属陕西)人,世忠第四子。官至户部尚书,绍熙三年卒。
《临江仙》
鏖战黄天荡时,如何故少胜多,颇让韩世忠操心。一天有人送糕到军中,此糕两端大,中间细,梁氏感到事有蹊跷,遂掰开此糕,发明内夹纸条,上书"敌营如定榫,头大细腰身;当中一斩断,两端不成形。"梁氏晓得这是高人在暗献破敌之计,便压服韩世忠传令连夜出兵,直冲敌营中部,拦腰截之,公然大获全胜。官方至今称那块两端大、中间细的糕为"定胜糕"。
前殿的西侧立有一座牌坊。其横额分高低两段,上段写着"宋韩蕲王故里",下段写着"复兴佐命",横额两面不异。庙正面的石柱子上,刻有一副春联,上联是"规复中原志同诸葛",下联是"再扶宋室功迈汾阳"。在这里,把韩世忠比作三国期间六出祁山的诸葛亮和唐朝安定安史之乱的汾阳王郭子仪。石柱后背也刻有春联一副,上联是"东南半壁仗孤撑,至今江水滚滚如闻鼙鼓",下联是"西北一天祟血食,抚此山川郁郁隐护风雷"。这座牌坊,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联语为绥德知州凌树祟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