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霸皇李恪 > 唐朝的官职制度(上)

我的书架

剑南西川节度使、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成都尹、上柱国、陇西郡建国公、食邑二千户李回责授湖南察看使。

光禄寺是秦九卿郎中令、汉九卿光禄勋的持续。管祭奠时的炊事安排。

谯国公柴绍(李世民妹夫、唐高祖期间的功臣)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唐玄宗21年(733年),从关内道划出了京畿道、从河南道划出了都畿道,将江南道分红了江南东道、江南西道(江西省由此得名)、黔中道,共为十五道。

申国公高士廉(长孙皇后的娘舅和养父、唐高祖期间的功臣)

6节度使

郑国公魏徵(中国第一谏臣、窦建德旧部、太子李建用亲信)

勋官:上柱国,视正二品;柱国,视从二品;上护军,视正三品;护军,视从三品;上轻车都尉,视正四品;轻车都尉,视从四品;上骑都尉,视正五品;骑都尉,视从五品;骁骑尉,视正六品;飞骑尉,视从六品;云骑尉,视正七品;武骑尉,视从七品。

兵部职责:军籍办理、军官提拔、兵马调谴、军训讲武等。

鄅国公张亮(李密旧部、李世民气腹)

近代已来,文臣官阶稍高,便授柱国,光阴未深,便转上柱国;武资初官便授上柱国。官爵非无次第,阶勋备有差等,宜自此时,重修旧制。此后加勋,先自武骑尉,经一十二转方授上柱国,仍永为常式。

安史之乱今后,中书令、门下侍中都由各强力藩镇的军阀们兼任,已经落空宰相的性子。同平章事成为宰相的正式称呼,并一向持续到了宋朝(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有安史之乱后,强力藩镇兼任同平章事等属于宰相级的官职,但并不做宰相该做的事情,被称为使相。

尚书省的领袖是尚书令,正二品,但是唐太宗今后空置。左、右仆射成为了领袖,从二品。中书省的领袖称为中书令,两人,正三品。门下省的领袖为侍中,两人,正三品。唐朝宗把中书令、侍中拔高到正二品。

又因为三省之首的职位尊崇,天子不等闲授予,就有其他官员以“参知政事”等为名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如名臣魏徵以秘书监参与朝政,也是真宰相之一。但是这类在安史之乱后又没有了。厥后到了宋朝,参知政事又成为副宰相差未几的官职,两大文豪范仲淹、欧阳修都前后担负过参知政事。

尚书左仆射分掌吏、户、礼三部,尚书右仆射分掌兵、刑、工三部。

马政

除将士授勋外,其他朝官文臣以及无军功者也可授勋。这首要视其政绩之好坏而定,也有特恩犒赏者。五代承唐旧制,唯其授勋特重资格,对文武官授勋规定更加明白。据《五代会要·司勋》载,后唐天成三年(公元928年),庄宗敕曰:

2、勋官与册封

卫国公李靖(论军功,初唐第一的军事大师)

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构,也是承隋制。领袖为御史大夫,正三品。御史中丞是帮手,定员两人,正五品上。安史之乱后,御史大夫不常置,御史中丞成为实际领袖。

册封本来规定有食邑多少户,这类规定实际都是徒有其名仅虚封罢了。但若加上“食实封”多少户之类的名号,才气享有呼应的封户租税,或者从国库支取应得的封赐。

推荐阅读: 娴情     盖世唐皇     逆天盛宠:妖尊请克制     傲世武尊     次元末世之完美融合     拜见教主大人1     北宋恶少     剑祭道     最强特战兵王     仙谷农家     兽人之流氓攻     会长真男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