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还是眷顾大唐,眷顾他们兄弟俩的,阴差阳错,本来要落败的一战,却来了个咸鱼般翻身般,成为完整处理吐谷浑残部的战役。
看到大部的唐军马队从劈面冲杀过来,追击着天柱王残部逃窜的李业诩喜出望外。目睹吐谷浑残部四下溃败,飞速逃路,还真不轻易追上,现在人数占优的李大亮部冲杀过来,前后夹攻,吐谷浑人还能这么轻易逃脱吗?
---------------
若能截住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的逃路,将其擒拿或者击毙,那他所部立下的功绩即足矣。
并且从开端李大亮就非常认同李靖所安插的计谋,他所带领的这支颠末多次战役浸礼,并在高原地带驻防多年的边军,在这一片环境相仿的处所,对于吐谷浑的残兵败将,那定是小菜一碟。
天柱王在身边兵士的死命保护下,一马抢先,往东方向逃去,前面追击的唐军兵士不竭地引弓射击,落在后边保护天柱王的吐谷浑兵士也有一些被射中倒下。
无数兵士的尸身躺在这里,鲜血染了了大地。
抱着想痛痛快快地打一仗的李大亮所部,在青海湖北岸策马疾进近千里,一起上没有赶上多少吐谷浑人,只要一些零散的战役,李大亮部的部将都在抱怨,李靖让他们这支久经战事,以边军为主的精锐马队,无所事事地在这片平坦的地盘上“闲逛”,战也没捞上打,是不是诚恳欺负他们。
不幸的慕容伏允,年事大了,已经逃窜了这么久,眼看着前面的天柱王部死命地往前跑,再也没力量跟着跑了,身下的坐骑也都快累趴下,不竭地有兵士因为马跑得累了,连人带马跌倒地地,被身后追击的唐军兵士所骑的战马踩成肉泥。
被前后夹攻的吐谷浑人面对此人数占优的唐军,已经是毫无斗志,除了少数人马还在作困兽状停止最后的拼杀外,很多人扔了兵器投降了。
没过量久,李业诩和苏定芳、郑仁泰三人带领近两千名特卫兵士,在颠末一阵冲杀后,已经反对住了慕容伏允和慕容孝雋仅剩几百人的残部,并把这一部吐谷浑人团团地包抄起来。
已经是夕照时分的,残阳如血,照得大地更是一片血红。
向西北的逃路被截断,唯有向东,伏俟城方向逃窜了。
李业诩举起手中的弓,拉满,目标对准那名老者身边的一名壮汉,“嗖…”的一声,那名壮汉回声倒,接着又有第二名、第三名…几名壮汉接踵倒下,箭全数射中这几人的致命部位,心脏,喉咙,或者眉心,都是一箭毙命。
李大亮所率的这支近两万人的雄师,在接到标兵的军情陈述后,当即告急开赴,全军出动,往所探知的吐谷浑人行进方向缓慢而来。
从望远镜里看到远处大量兵士混战在一起,另有很多吐谷浑人逃窜的场面时,李大亮镇静的都想跳起来,他所领的这支边军终究逮到脱手的机遇了,并且还是一场不小的战役,当即号令部下投入战役。
但李大亮不为所动,仍然对峙李靖的号令。
而李大亮亲率着一部,已经从远处超出了慕容伏允的位置,往最前面的天柱王所领的几百人追击而去。
李大亮亲率前军追击着逃窜的吐谷浑天柱王部,其部后军也已经冲到近处,援助已经身疲力竭的薛万均、薛万彻及契苾何力部。契苾何力部此番奋勇作战,伤亡人数也已经是不小了。那些憋屈了个把月的李大亮所领老兵痞,把这么长一段时候积存下来的怨气,都宣泄在手中的刀上,挥动动手中的横刀,砍杀着还在抵当的吐谷浑人。
李业诩心中一喜,这位穿戴非常打扮的故乡伙能够就是慕容伏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