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明及此时亲侍杨广身边,久欲迎杨广幼女孝恭公主而不得,心生痛恨。闻得此事,力劝诸将当行大事。诸人谋定,待机而动。
世民感喟,命尉迟与无忌亲将其佳耦二人清算骸骨,又责军士觅得良穴,好生安葬不提。
众李氏当中,唯万氏如夫人,建成、世民及于雁门关一役中病死之元霸之乳母彭氏,得五公子李智云以身抵挡数十剑,又于临终前以血涂于二媪面上令其装死,兼之智云小侍王德各式冒死相救,得生。
又得阴世师幼女阴月华礼佛日久,不忍老弱受害,特命身边小婢将其二媪匿于长安城中。
朕平生,后代无多,却个个垂怜切心。然仅你一人实难割舍。今之势,朕与皇后恐可贵善终,故你自当速至侑处。
李渊欲从长计议,然世民与长孙无忌郎舅二人,竟不等军令,自披发散髻,额系素带,着素甲银盔。
同年六月,李渊发檄文,痛斥昏君杨广诸行不义,更将其与宇文明及私谋唐国公府、长孙府、高公府等忠臣良士满门屠戳,只为得其女眷之秘函公之于天下,令天下愤。
城上守军见世民英勇,尉迟刚烈,竟有一半儿郎吓得逃脱,又有一众将官,急令放箭。
父皇之才虽在其上,然现下无人可用,天然难敌其锋。你为帝女,当莫计一时是非,可委身此子。
世民率五千孝甲先其父兄杀入城下,虽时隋将极多,然何如世民报仇心切,浑似不吝命般,加上尉迟乃当世刚猛第一人,又有无忌策画恰当,故三万守城军,竟被五千孝甲杀得片甲不留。
加上唐国公大旗一扬,长孙氏,高氏等诸多手握重权之良相贵臣皆起而从之,只一月许,大隋江山,便终如地裂般,四分五散。
杨广叹道:李贼逆反,然其二子世民性仁善宽大,且与你为兄妹,更兼之其妻长孙氏良厚漂亮,求之当可保你安然一世。
无忌本欲杀尽阴姓男,然世民闻讯赶来,毕竟不忍伤及幼小。
长安破。
世民入府,阴世师因伴代王杨侑故,未在府中。世民遂屠阴世师宗子鸿图,次子弘业,三子弘明,四子弘安四将。
尉迟见机,发一声喊,率三百军士举重物攻破城门,世民率孝甲军杀入城内。
尉迟刚烈,一杆马槊竟替世民挡下九成箭雨。世民见机,高举巨阙天弓,数箭齐发,箭箭无虚,当下竟仅凭一人之力,射杀城上守军数十名。
当时有人言:国私有令,天下皆从。何人是主,民气自明。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杨广滞留江都,意以丹阳为都,偏安江东。然诸将皆为西北关中人,见帝不欲返乡,思之心切,暗害叛帝归家。
世民军入城,虽复仇心切,然军士均受无忌严令,不扰布衣,直奔阴世师府。
明忠妻素恨此人奸佞,见夫家因他之害绝门,不由痛骂出声,以复夫仇。
玄月,世民屯兵阿城,建成驻守霸上。十月,唐国公李渊亲率雄师,与二子会师霸上。时传凶信,左翊卫将军阴世师,听信京兆郡丞骨仪府中方士之言,二人掘唐国公一氏祖坟,杀李渊季子李智云及一众老幼数十人以断李氏一脉龙气。
兼之得闻阴氏幼女月华救得万氏与彭氏。世民便力夺无忌手中剑,举剑挡尉迟马槊,命扶剑速扶阴氏夫人,携阴月华抱走弘智,躲入内府务必藏过三百日。更言与母子三人道期间不过,必不当将之示于父亲李渊、大哥建成之前,不然他亦难保其母子三人。
若父皇败之,则他日此子必当荣登大宝,成一代名君,你自当与那长孙氏一起为妃为后。以你之度,你之姿,你之智,你之才情,再不会受些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