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听人说话另有脸说?
本日更新内容在上一章,本文独家首发于晋城,请支撑正版。
即便是每三年一届的科考选出来的豪门士子,也有好些是老臣部下的,多少官方学子于会试落第,名列前茅的那边头半数以上都有些背景,殿试三甲也是从他们里头选。
若说这卖官鬻爵的事,朝中又有何人不知,这位是相爷弟子,那位是前任提督一手汲引上来的……世民气里都跟明镜似的,还不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没两日,太子手底下一个官员来方府中做客,按理这时候大家自危,谁有表情来别府做客?
这事之前,承昭并没有与文宣帝筹议,文宣帝此时也被这么突如其来的炸懵了,却当下站到了太子这边。以袖拭了拭眼角,哀戚道:“先帝临终前还抓着朕的手,几次交代朕定要亲贤远佞,朕多年竟未发觉二人野心,实在有愧先帝期许。如此大奸大恶之徒,千万不成姑息。”
现在彻查吏部和都察院之间的来往,特别像方老爷子如许在都察院任职的更是首当其冲。他连称病都不敢,每天在朝堂之上站着,肩背挺得笔挺,一脸正气凛然。
见两位大臣神采青白,却不辨一词,文宣帝心知此事为真,也不必再查。令二人尽数偿还财物,摘去顶戴花翎。
太子也不去请,每日气定神闲,仿佛统统都在把握当中。群臣都感觉太子这回下不来台,此时只是梗着脖子硬撑着,最后还是得亲身上门告罪。
――有本启奏?如何有本?
看承昭皱着眉似有不解,文宣帝笑说:“清正廉洁的,一定是好官,办实事的是他们,办大事却还得靠这些老臣。水至清则无鱼,此事也该就此打住了。”
一时喜上眉梢,忙回了内室换了一身标致衣裳,便去了方老爷子的书房。明知两人在书房议事,却一叠声喊着“祖父,筠瑶来看您了。”门都没敲,这便排闼而入。
越级上报,如此不懂端方。方大人不由皱了眉,却蓦地想起此人恰是太子门下清客,是本年的新拔擢的新臣,是十成十的太|子|党。
那人闻声这边几个女人说话的声音,略略扫了一眼便转开视野,转眼间眸中津润,撩民气弦,面貌更是极佳。看着方老爷子如有若无的恭敬之意,方筠瑶心知这定是位高官。
耳中所听却都是同僚作奸不法的桩桩件件,方老爷子竖着耳朵听着,本日竟见到了一个同姓方的大人被捋了官帽,一时差点没喘上气来。
三日以后,财物已经尽数偿还,户部自有人去细细查对。可太子却又说这数不对,把暗卫从其家中翻出的帐本来算,缴返来的不敷一二,奏请文宣帝下旨抄家。
此时朝堂之上暗潮涌动,百官都微微低了头。每次御史有事要奏,这太和殿上不管何人都会心中打鼓。参太子门下幕僚的、参与相爷沾亲带故的亲戚的大有人在,乃至连在文宣帝身边伴驾数十年的老魏公公都被参过折子。
连续地,称病不朝的官员都返来了,唯独老相爷还在撑着。
方筠瑶却徐行上前,把茶盘中的茶水给那官员添上,手一抖,茶水便洒到了人家衣裳上。
这几年太子的心愈发大了,把科举一途卡得死死的,重用豪门士子,把他们领入朝堂,连老相国部下弟子都涓滴不给面子。
连一贯泰然处之的老相国眉头都皱得紧紧的,给身后同僚打了几个手势,当下有人出列,“启奏陛下,二位大人多年兢兢业业,没有功绩也有苦劳。”
文宣帝却摇点头:“不成逼得过紧,你门下那些个豪门出身的毕竟见地有限,在你面前夸夸其谈不过是纸上谈兵,‘为六合立心为生民立命’喊得清脆,可若真爬上了高位,一定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