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熹又记起方才路过之时远远看到了承昭,见他面上一派安然,却涓滴没有初初为父的喜意,更觉事有蹊跷。
进了暖阁,却见方才未至的淑妃到了,正握着她的母亲明夫人的手当真回话。昔日见多了她神采明丽张扬的模样,如许的淑妃倒是少见得很。
她严峻得短长,说话媒介不搭后语的。承熹听了好一会儿才听明白——那良娣前日才产子,当日便血崩不止,没熬过夜便香消玉殒了。太子殿下大怒,赐死了一整屋的小寺人。
她挑了角落一处不太显眼的处所坐下,垂眸持续思考——按理说,承昭头个孩儿这般大的事,最耐不住的应当是父皇母后。她还记恰当初本身临产的前几天,母后便私服出宫住在了公主府,生皓儿的当日连父皇都满头大汗地赶来了,连龙袍都没顾上换。天子出宫城,八百仪卫随行保护,整条大街都守得严严实实。
过了一会儿,便听钟粹宫的大丫环打着笑容进门,说是到了开礼的时候了。先是由宫里的吉利姥姥谨慎地托起那孩子,用金鲤盆蘸水沐浴。一是为洗涤肮脏,消灾免厄;二是为亲眷祝吉,万事顺利。
照理说以承昭一贯谨慎的性子,断不会弄出如许不当的事。
另有几位命妇携了自家女儿一起进了宫来,见公主入得门来,纷繁起家见了礼。承熹浅笑着各个回了,心中却有些看不上——明显是承昭孩儿的洗三礼,这几位夫人却恰好带着还未许人的女儿一齐入宫。一边是洗三礼的孩子,一边是容色娇妍的女人,实在有些荒唐。
此时坐得处所较偏,承熹伸手唤了个小丫环过来,叫她附耳过来悄声问她:“你们宫里前日产下皇女孙的那位良娣呢?带我去看看。”
洗三宴?承熹微张了唇,心中骇怪不已,眉尖微拧又堕入了深思。
红素微颦着眉面有思考,只见公主从床帐中探出头,问她:“但是有事?”
承熹直接从后殿入的钟粹宫,进了暖阁扫了一圈,已经坐了十几位夫人,皇贵妃和贤妃娘娘并几位贵嫔昭仪容华都已经到了。德妃喜静,不知会不会来;淑妃向来爱热烈,应是不会缺席。
零琐细碎说了一些,承熹本身理清楚后便叮咛她退下了。
承熹上前细细看了那婴孩一眼,已经睁了眼,眸光清澈灵动,吮着小手敬爱极了。
吉利姥姥得了厚赠,嘴上不断说了一溜吉利话,这才抱着孩子跟着两个丫环退下去。
红素踌躇了一会儿,慢吞吞答:“本日大朝晨的,司苑局的小寺人送来一小车新奇生果,奴婢刚巧路太小厨房,听他们一群小寺人在偷偷咬耳朵,说是太子殿下昨日喜得令媛,今晨连朝会都未去。小厨房好几个仆妇都在一旁说道,胡言乱语不成体统。奴婢上前怒斥了几句,听他们说这事全部宫里都传遍了。”
也不知怎的,承熹越想越感觉这事非常不对劲——现在承昭尚未及冠,钟粹宫中只要一名良娣两位孺子。在太子妃尚不决下人选、更未过府之时出了这类事,又是太子第一个子嗣,实在算不得美事。
昨日乍一听还没想明白,承熹回神以后才认识到这是她的头个侄女,筹办了一份厚礼;皓儿也熬夜给这位mm写了一副字。
小丫环听了这话神采错愕,扑通一声给她跪下了,哆颤抖嗦道:“奴婢不敢说,求公主莫要问了。”
已经仲春中旬了,也不知怎的,本日竟下起了小雪。雪倒是不大,下了没一会儿,苞出新绿嫩芽的枝头都落了白。比起昨日也冷了很多,想来是一场倒春寒。
只是这小丫环还提到,那良娣不受太子宠嬖,好几个月前便被太子发落到西边一处小院独住,常日也从未与太子同席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