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老太君不经心肠往如花手中的承担看了一眼,见那承担不大,想着内里也没甚么东西了,不由内心哼笑了一声。
萧老太君感觉眼下二孙女能嫁个好的就成了,结了狄家这门穷亲戚,如果不识相,今后是少来往就是。
萧玉珠一向浅笑半低着头,在二管家萧安回身时,她那双笑眼眨了一下,心想如果二mm能回门,来迎的怕是老管家罢。
狄赵氏摇了点头,半晌无语,想了好一会,她道,“过了。”
小女人年纪虽小,但这么小就从安闲容的,狄赵氏公开猜想过她心机,也是猜不透这小女人的心机来,只知她是个好的,但好得过分了。
萧玉珠一听,心下了然。
当夜寝息,她跟狄县令道,“儿媳是个懂事的。”
苏河城的贩子手上有着最好的苏绣料子,淮安城的哪家蜜斯不爱?去得晚了就没了。
萧玉珠跟着行了礼,把给萧老太君的那盒茶从快意手中拿了过来献上,老婆子接过望了萧老太君一眼,老太君看着那包了帕子的小纸盒一眼,笑着朝萧玉珠道,“让你们操心了。”
“姑爷,蜜斯,老夫人等你们多时,请。”二管家请过安就走在前领了路。
萧玉珠想着县衙前面的落败模样,公公是清官,婆婆惟命是从,家有四儿,她夫君年近十九还未有功名,三位小叔一名十六,一名十三,一名十岁,都且在书院就学,虽说他们是县令之子书院能免了他们的修金,但笔墨纸砚哪样不要钱?
狄赵氏踌躇了一下,点了头。
不过今后,想来就是瞧也不能去瞧了,买不起干瞪眼,不知有多少人家要笑话她。
第七章
她做足了礼数,给了小辈面子,狄禹祥在门口感激不已地再三跟她打了揖,这才携萧玉珠拜别。
直到午后,客人才走完,萧玉珠差了快意如花跟着苏婆婆扫地清算,狄赵氏叫了她回她的屋,问她明日回门的回门礼。
进了院子,婆子们便迎了出来,热热烈闹地给他们请了安,萧玉珠浅笑着朝她们点头,忽视了她们朝她多看的眼神。
只是,长了好边幅,却没相及的才情,考了三年的秀才,便是为父乃一县之长,这秀才的功名也没考上,看来也是绣花枕头一个。
萧元通见着女儿满脸的笑,眼睛里也尽是欢畅,觉得把她嫁给了真正的好人家,“莫要挂念我,爹常在县衙,我们能不时见。”
只是她太累,也觉把手从人手中抽出来不好,沉沉入了睡,便不管他。
“是,娘。”狄禹祥这时看了小老婆一眼,见她笑容未变,心下有点浅浅的诧异。
狄禹祥也在。
第二日客人就要走了,七大叔八大婶全送到门口,萧玉珠跟在狄赵氏身后低头不语,叫到她,她提头含笑,有着几分大师蜜斯的矜持。
她从早笑到现在,跟进跟出,便是他忙得心中也有一许郁躁,但他看不出她有一点窜改。
老太君见着那翁婿说话,那大孙女浅笑看着他们,见她浑然不知今后日子的劲,不由轻摇了下首。
大儿是个没出息的,替女儿选婆家,也选了个没用的,这孙女儿要怨,就怨她阿谁不会为她着想的亲爹吧,怪是怪不到她头上来的。
狄家甚么人家,她是清楚几分的,狄县令是清流那派的人,两袖清风不说,隔县的乡间那头另有着很多穷亲戚,经常上淮安来要他布施,狄家那夫人传闻是一年都做不了一身新衣裳,昨日来唠磕的闻夫人还说,那狄夫人娶大儿媳的新衣裳,怕是又得穿个十年八年的,老迈娶媳妇要穿,要穿到最小的阿谁娶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