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姨娘就抱抱你,一会还让你去那屋睡。”胡氏眉眼和顺得要化开一样,同方才天井中的判若两人。
“姨娘,您又站在这里吹风,如果着了寒气怎好?”是她的丫环月娥,就要过来扯她进屋。
刚要寝息,胡氏仿佛又发作了。“严哥儿呢,我要见他,快让他过来。”她紧紧扯住月娥的袖子,浅浅的指甲盖在月娥手腕摁出一道新月形的印子。一张小小的瓜子脸上,两只眼睛瞪得大如铜铃,眼眶中盈满惊骇之色,“快点,快点。”直到月娥吃力地抱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儿走近了,胡氏高低核阅一番,肯定小儿无恙方才规复如常。九少爷本来已经睡着,却被这番动静吵醒了。他瞅见胡氏翻开被子后本身往里挪动,晓得姨娘是想让他躺上去,便一脸稚气地用软软的童音说道:“祖母说我将近成为儿郎了,今后不能同姨娘睡在一处。”
“雨霖轩”的小天井里,一个十八九岁身材纤细的女子,头上的发髻微微松着,装潢全无;身上只穿戴一件象牙色素软缎上裳,下着宫缎素雪绢裙,外边披着一件薄罗长袍,在月光之下亭亭玉立,如月宫中清冷的嫦娥仙子。她时而低叹,时而苦笑,偶尔还吐出一两句语不成腔调不成调的唱词:“只恨那,流光把人抛……”然后锁紧眉头,任凭劲风袭来,将身上的衣裳卷的不成模样。
方嬷嬷问道:“这几天如何样?有没有甚么人来看老太爷?”
提及“卧薪斋”,府里非论主子主子,都觉这院名好笑。最早这里只是三间连缀的屋子,因竹林偏僻清幽,便作了仙去的老太爷、上一任安平侯的书房。这一任安平侯是傅沐恩,两代安平侯中间还隔着一个安平伯傅浩寅,现在称他老侯爷也不过是世人给脸面的尊称,朝廷倒是无敕命无表。
九少爷傅司严,生母胡氏名妙然,是傅沐恩出征前俩月纳的妾室。傅将军出征不久,胡氏救治出喜脉,出世那年恰是贞武六年。胡氏分娩之前,安平伯府收到傅将军战死的动静,九少爷一出世就成遗腹子。大房当家的去了,剩下一妻一妾,一个嫡女一个庶子。主母卓氏悲伤自困,自丈夫去后阔别尘俗不问世事,连三蜜斯都很少看顾,别说是其他的孩子了。嫡母偶然顾问,九少爷这个庶子便还是养在生母身下。
这就是她的日子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冗长得都不消记几月初几,归正每天都一样。她只要严哥儿,独一让她欢乐的;看到她的严哥儿平安然安,她才气放心。这府里不晓得多少人双眼睛,在看不见的角落里盯着严哥儿,她要守着他。
她深深凝睇着小人儿漂亮的眉眼,右手在小儿左肩悄悄拍打,如平常一样念起小时候听来的儿歌:“玉轮哥,跟我走,一逛逛到元家口;元家口,八篓塆,一逛逛到大芒山;大芒山……”
本来胡姨娘在府里的职位非常难堪。她是小户人家,就是为了生男丁才被纳进府里。一举得男可说荣幸;刚进府两月男仆人就出征,且一去不回,可说不幸;主母从未对她虐待吵架,季子也能每天在身边看着,还是荣幸。可如果没有嫁到侯府为妾呢,找个平头秀才或者庄户人家做了正妻……
两人说着话就散了。
方嬷嬷出松鹤堂的时候,天气几近暗透。夜风蓦地刮得狂。吊挂着的两只白灯笼胡乱扭捏,垂下的穗子拍打灯笼圆圆的身子,收回清脆的“啪啪”声。接着那长穗子猖獗舞动,在地上画出狰狞扭曲的影子,加上吼怒的风声,好像怪兽在嘶吼鞭挞。
氛围中流泻出丝丝寒意。方嬷嬷紧了紧身上交领的袄子,重重吸了口气,然后垂下肩。等风声渐小,她才落拓地绕着松鹤堂转了小半圈,接着持续往北走,走到一处歇脚的小亭子后,坐着歇息了半晌。她绛紫色的上衣和青色绸裤几近与夜色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