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朕便稍作窜改。”
“臣极刑,极刑啊……”杜仲骏终究明白为甚么找上他了,端的是祸从口出。
天子想干甚么?军机处的几个大臣又愣住了。第三次机遇 第一卷 风起青萍之末 第十三章 伪托神迹
林广宇讲完后,奕劻和那桐不约而同也松了口气,本来这么回事,唉,只不幸了袁慰亭,如何如此阴差阳错?张之洞倒是不信,因为他亲眼所见袁世凯被天子留下的颠末,但他老而成精,尽管把思疑闷在肚子里而不置一词。
“臣等附议。”
这一声宣谕是最好的止啼剂,杜仲骏当即就呆呆地趴在那边,不哭了。张之洞看不畴昔,踢了他一脚,他才如梦方醒地复苏过来,连连叩首:“臣谢皇上不杀之恩,臣伸谢天恩。”
“啊?”这下轮到载沣等一干人等目瞪口呆。张之洞本来只想着将杜仲骏保下来,没想到天子竟然还升了他的官——这御前侍从医官但是向来没有过的头衔,并且还正六品——品级最高的太医不也就如此么?
“皇上,其别人都能够这么办,唯独一小我不可。”
“到明天满四天了么?”
——可!
“皇上,这只是按例文章,上面心领神会,不会有怨望的。”
“天机深不成测,卿等切莫多言,朕本来也是将信将疑,没曾想一样样灵验。”林广宇警告道,“孝达可拟文稿,将神人之意诏告天下臣民,只是袁世凯一节且休提起,以免袁家触景生情。”
“昨夜大火,殃及无辜,固然神人未明言劫数如何转移,但朕思虑之下,恐怕是……”
第五条:音乐、嫁娶,官停百日,军民一月,百日内票本用蓝笔,公牍蓝印,禁屠宰四十九日;
“处罚该有轻重!”张之洞考虑着说,“太病院的重一点,各省来的轻一点。”
——久哭伤神,此条改成文武官吏停止宴会二十七日便可。
第八条:礼部謄黄,颁行各省,听选官、监生、吏典、僧道,咸素服赴顺天府署,朝夕哭临三日,诏至各省,长官帅属素服出郊跪迎,入公廨施礼,听宣举哀,同服二十七日除,命妇亦如之,军民男女十三日除,馀俱如京师。
“真有此事?”
“本来如此……”张之洞长出一口气,“老臣为皇上贺,恭喜皇上、道贺皇上得神人襄助。”
那桐从速剖明:“以往历朝历代都是如此,皇上如果不这么做,反倒显得对皇太后……”
“谁?”
“既然敢这么说,那就宣出去,朕有话问他。”
——准奏。
“不管轻重,归正都还是仕进当差。”奕劻道,“外省的革留,太病院的降留就是了。”革是撤职,降是升级,但前面跟了一个‘留’字,申明都是留任,并无大碍。
第三条:王、公、大臣、公主、福晋、县君、宗室公夫人诣几筵前,副都统以上序立乾清门外,汉文官赴景运门外,武职赴隆宗门外,着缟素,朝夕哭临,越三日,外藩陪臣给白布礼服;
其别人无语,他们或多或少地都听到了这个风声,只是没往内心去,方才也没想着要说。载沣倒是皇上的亲弟弟,他这么一说倒显得格外竭诚。
——亦可。林广宇想这两条就是在他阿谁时空也差未几,不好窜改。
“应在了袁慰亭身上?”张之洞略一思考就推出了这个结论。
第四条:至四日,王公百官斋、宿凡二十七日,过此则日哭临一次,军民除服;
第七条、越明日颁遗诏天安门,群臣素服,三跪九拜,宣毕后举哀;
“皇上贤明,折子中所言丧典为国朝历次大丧之集成,事易境迁,可做删削。”张之洞固然学问高深,但并非食古不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