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畴昔了,依托那十数万俘虏所构筑的长安至洛阳的水泥大道已经近半,真可谓是遇山开山,遇水搭桥,总之一句话,尽量能按最短的直线间隔进步,就按最短的直线间隔进步,当今的工部尚书已经换了人了,变成了我的阎师兄的兄长阎立德,这位兄台我亦见过多次,也属因而一名比较醉心于作画的官员,在构筑从长安至洛阳的水泥直道上,这位工部尚书也与我这位最后的发起者见了很多面,相谈甚欢,此时,水泥直道的构筑已经经郑县、越潼关、大谷关至湖城了,路途过半,比之以往的门路间隔收缩了一倍不止,并且宽广平整的路面,是以往门路的一倍以上,宽度为两丈不足,如此浩大的工程,恰是因为采取了多种新式修建东西,以及大量天时用了战俘,既没有引发民怨,一样也没有耗掉大量的国库资金,反倒是我提出的筑路以后,凡上路者,皆须付费,然后用这些过盘费来随时补葺门路这个发起获得了这位工部尚书的正视。
当然,武研院但是李叔叔亲身下旨从工部豆割出去的,净立德并非是想把武研院的节制权给拿归去,而是但愿我们能共同工部,对一系列的大唐重型攻城兵器停止改进,毕竟高句丽与北方的游牧民族有着本质上的辨别,在高句丽的国土上,有着大量的城池,这些可不是能靠马队去踩踏的栅栏,而是需求大量的重型攻城东西才气霸占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