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愣了,便是趁着这空挡,门外、窗外涌进了无数卫兵,他们与他厮杀一番,终究将寡不敌众的他擒拿而下。
众使者考虑了半晌,相互面面相觑,皆是口是心非道:“天然是一样重。”
“他想杀的不是使者,而是列王。”王爷又道:“你们瞧,他的眼里充满了恨意,自是有其启事。而他能单身闯进密会别院,实乃孤勇之举。那使者的确无辜,但若我们彻夜杀了他,他也将会成为无辜。杀人的该当是法,毫不该该是道义,或许他能够挽救一万、百万乃至千万人的性命,只要将他用在得当的处所,纾解他的恨,成全他的义。”
道长沉声说出:“古时曾有一前朝皇室遗孤为复苏自家朝野,欲冲进五国国君的议事之处。他尚且年青,与你年纪相仿,十8、九岁,血气方刚。心想着有所憾事,有违爹娘厚望,愧结深肠。但若报了家破人亡之仇,也算告终他小家长怨。大国已破,亦不怕一己身故了。思及此,他便展开行刺。”
云施悻悻,那屏风后的人再次对沈容开口道:“我见你穿着光鲜,绝非平常百姓,眉宇间又有贵气,即便不是皇室,也定是权贵。”接下来的那句,也就显得顺理成章:“像你如许的人又有何需求来同我乞助的呢?你另有甚么是不满足的呢?”
“想来他自幼跟从父亲练习,一身好功力,寥寥几刀便痛宰了院里的数名流兵,幸亏那个高喊了一声‘有刺客!护主公!’,他寻声找到线索,当即冲进了配房,公然见到五国国君围坐此中,他出刀极快,以刃刺入一名国君喉咙,那人当场毙命。再回身挟持住了另一个,刚想脱手,在场却有个年青的国君劝他刀下留人,外头稀有骑精锐兵将,他孤身难敌千军。如若缴下兵器,方可留得青山。”
对方却道:“你方才所杀之人只是个使者,本日密会并无国君在场,且唯有我身份最高,却也只是个王爷,你若为了这等身份之人赔上性命,但是不值?”
亦或者,以万人道命换一人,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