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庭鹤又道:“请燕支――”
虽说卯时开了松客门,祭剑大典要到中午才开端。早了半天到达的客人被一起引到了剑祠祭台外的空位上。
“礼――”
世人立即昂首去看,陡壁上的石洞口,俄然有白绸抛出,一起垂下到了祭台地点的凹地。下一刻,从洞中跃出数名白衣弟子,足点白绸,一起飞下。此中有五名弟子怀中抱剑,一时寒意顿起,五人足下点过的白绸上刹时结了一层薄冰。
正中那人上前两步,面朝东,将剑高举过甚,躬身一礼,又回身向了西侧,朝着牌位一礼,接着是南北两向。四礼过后,他回到了朝东的方向,忽伸手拔剑出鞘,一时寒光闪起,横扫祭台,世人立即伸手挡了眼睛。光芒一过,剑鸣高文,铮铮如龙吟。世人置于席前的刀剑立时颤栗起来,收回嗡嗡声响,似是回应普通。
等剑鸣渐止,那人握剑于胸前,剑尖向下,回到了之前站的位置。
五年才有一次的来宾云集,连车夫都赶着多跑两个来回,好提早挣下过年的钱来。小门小派和零零散散的无派人士只能在虞州城落脚,天一亮就要赶路上山。为能在祭剑大会上占个靠前的好位置,一睹当今江湖王谢和武林巨擘的真容,也有很多直接在松客门前过夜等着放行的。
陡壁下方的空位倒是个斗形阵势,下陷的正中心处便是祭坛,祭坛朝东高起丈余,四侧皆有石阶可供高低。因祭礼尚未开端,是以四周都挂着高高的黑幕布。坛前的斜坡上设了观礼的席位,沿着阵势层层向上错开,倒是给四门八派之人留下的。其他的散客则被安排在了更核心的高地上,居高临下,也不影响视野。先到的散客立即占了最靠前的位置席地而坐,厥后的也只幸亏前面坐。
荀枚没想到他会直接过来探听,将斗笠的前沿顶起一角,暴露双含笑的眼来,拿出了一副荀二掌事的贩子嘴脸,客客气气地回礼道:“四象门荀枚,幸会。”
待世人停了行动,孟庭鹤持续道:“天门祭剑大典开端,有请祖师天门道人之牌位列上席。”
卯时一到,从石阶上走下了一批法度轻盈整齐的青衫弟子,个个都是精力奕奕、气度轩昂,这一表态就成了天门派的门面,瞬息间,松客门前本来还喧闹吵嚷的江湖人士们,俄然就静了下来。
巳时过半,斜坡上也垂垂有了人,各派都有各自的席位,远远看去便知是哪门哪派的人士入了席。
中午将近,祭台下的巨型滴漏将近见底。日光重新顶射下,晒久了仍有些暑气,斜坡上的遮阳棚被拉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