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勾嘴唇,想不到这桓温不但能征善战,并且颇会拉拢民气,的确是小我物。如此看来,哥哥去找桓温也不无事理。
我懒懒惰散地读到此处,深感世人所写的史文过分无趣,与鬼谷史比起来的确是天壤之别。
好诗啊,好诗!既有疆场的壮阔,又有闺阁中的忧思,开端更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广宽胸怀。
我躺在马背上,顺手翻看着文籍。沿途秋色漫漫,新燕啄泥。我伸一伸懒腰,马儿便小小颠簸了一下,害得我几乎坠上马来。想是乱花迷眼,浅草翠绿,便是连马儿也不忍有些出现春困了吧。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永和九年(公元354年),桓温北伐,时年四月,军灞上。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业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懦夫十年归。
我悄悄痛悔,想来是入眠时竹简丛手中滑落,掉在了途中。我望了望马儿兄的足迹,逶迤绵长至望不见的远处,又转头看看了渐落的落日,无法地摇了点头,长叹一口气。
眼下可恰是看这些诗文的好时候。
三今后,我马落长安城。
但是至今,我并没有见到相府的仆人——秦国宰相苻雄。
想到此处,我嘿嘿一笑,从行囊中取出一个竹简。下山之前,我从鬼谷洞搬了很多师叔师伯师父们年青时写的诗文,偷偷带在身上,以便消遣。虽是有些沉重,但为制止无聊,也只好费事座下的马兄了。
但是,不到一日,我便约莫清楚了宰相府的安插端方。我悄悄佩服本身资质聪慧至斯。
我一挥笔,半晌以后便写到了开端:
“温进至霸上,健以五千人深沟自固,居人皆安堵复业,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本日复见官军!’”。(《晋书.桓温传》)
我遵循师父叮咛,住进了秦国宰相府。
在日头完整沉下山前,我草草找到一处落脚。抓了只山鸡,便烤将了吃。马儿兄自是到处吃草,欢畅地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