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为时已晚,因为事发俄然,且小笠原忠清也调配人马猛攻大手门以分离德川军兵力,伊奈忠次手中的军势不过一千两百人,他们尚未到达平河门便与簇拥而至的东北联军相遇。面对是本身兵力十余倍的东北联军,伊奈忠次也是有些惊奇,他没想到敌军竟能突进得如此之快。
不得不说,“骑铁”固然杀伤力并非太强,但对于士气本就低沉的德川军来讲,倒是起到了很大的威慑,尚未正面比武,很多兵士便离开步队向四周逃去,伊奈忠次既是无法又是哀痛,当年威震天下,敢与秀吉分庭抗礼的德川家,现在竟出错到如此地步?逃的逃,降的降,少主还躲在本丸内不敢出面鼓励下士气,莫非真的是有力回天?作为的德川氏的老臣,固然心中有万般不甘,可还是硬着头皮履行着德川秀忠的号令,决定用本身的生命最后再保卫一次德川氏的名誉。
让伊奈忠次出兵的指令本就是德川秀忠慌乱之下做出的,此时听到酒井兄弟的阐发,顿时恍然大悟,派人前去下乘桥禁止出兵并号令伊奈忠次率部撤入本丸。
听闻三之丸的德川军情愿投降,此前一向担忧被其他大名抢了首功的伊达政宗,临时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他在访问松平康元时,对其好生安慰,向他承诺战后必当在秀保面前为久松松平氏讨情。
在丰臣军的共同下,大手门和内樱田门近乎同时被攻破,守城德川军尽数被歼,从他处溃败而来的少量军士则鄙人乘桥一带遭受了东北联军,尚将来得及退入本丸便被砍杀殆尽。终究,全部三之丸只要一百多人有幸退入本丸,撤除久松松平氏的五百多降军,战死的德川军竟达到三千三百人,而丰臣联军的战死者不过七百余人。
当德川秀忠的使番到达下乘桥时,才晓得伊奈忠次已经战死,可惜之余,当即要求内樱田门和大手门的德川军撤回本丸。可此时东北联军早就如大水猛兽般突破伊奈忠次安插的几道脆弱防地,兵分三路,别离杀向两处城门以及下乘桥。
实在这全有赖于东北联军中几名久松松平氏降军的指导,在他们的指导下,联军以最快的速率攻占三之丸御殿,并于平河门一带和另一部联军会师,从而敏捷节制了三之丸一半以上的地区,并终究在大手门战役河门之间的开阔地带与伊奈忠次带领的德川军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