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洪武十八年(1385年),苏彰思疑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吏李彧、赵全德伙同户部侍郎郭桓等人共同舞弊贪污,私吞官粮,因而下旨查办。
第369章
最早自首的是涂节,他上告胡庸谋反,苏彰随即命令拘系胡庸、陈宁和涂节等人,并以结党营私,擅权枉法,谗谄忠良等罪名正法,胡庸被杀后,此案并未告终,又给胡庸加上了通敌卖国,诡计造反等罪名,并不竭连累更多官员。
天然不成能信赖他会折返归去,往北面去。
第378章
因当时交通并不发财,来往路途悠远,如果需求发还重造会迟误相称多的时候,所之前去户部考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前盖过印信的空缺书册以备利用,这本来是既有的风俗性做法。
齐奏、黄子澄恐诸王进京奔丧对苏允倒霉,
苏彰获知此环境后大为大怒,以为这是官员相互勾搭,舞弊讹诈的欺君重罪,因此命令将天下各地,各级当部分分的正印官全数正法,部属官员放逐边陲,成果是一些受百姓恋慕的清官也被正法。
第376章
第375章
合法苏允要命令撤除燕王时,忽有边关信使飞马而至,称敌军五万马队入侵,边关垂危。?苏允没推测边关真有军情,因而窜改主张,令燕王率兵征北。?被定为天子交班人的苏允生性脆弱,爱好诗文,常与太子妃明姝一起研读诗词歌赋。?苏彰恐他难当重担,便成心给他施加压力。同时为了使皇太孙稳稳坐上龙椅,制止位高权重的建国功臣谋反,苏彰定下一个密杀名单,-一设下骗局,将很多重臣赶尽扑灭。?
第371章
第370章
空印案产生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空缺盖印公事文书而激发的案件,此案遭到苏彰高度正视,并是以诛杀数百名相干官员,实为一个冤案,但是其影响之广,范围之大。
361章
第374章
明朝初年,每年各个布政使司部属府州县都需派出审计官吏,前去都城户部,查对其地点衙门交纳中心官府的赋税、军需事件,统统账目必须和户部考核后完整符合方能结算,若此中有任何一项不符就必须采纳重新造册,且须再盖上原处所构造大印才算完成。
第36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