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里也是一片繁忙,工人们推着装着大铁桶的小推车,也是在不断地繁忙着。
全部车间显得井井有条,忙而稳定。
“詹总,盼星星,盼玉轮,我们靖安人总算把您给盼来了。”
“这是我们的蒸馏塔,每个日产酒约三至四千斤。”刘大双先容着。
“公子客气了,不要叫我大人,我就是一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连连摆手,暖和地说。
“十台。”
“产业园区?”詹天佑有点猎奇这个新名词。
“理科生的通病,猎奇心太重了!”刘大双内心感慨一句。
刘大双也不催促,任詹天佑一小我在那边察看思虑。
“这是我们的蒸煮机,每台可蒸粮食二千斤,一个小时完成。约莫每天可蒸熟粮食一万五千斤摆布。”刘大双指着蒸煮机说。
詹天佑有点吃惊,没想到这么偏僻的处所竟然另有个这么大的酒厂。
“一共多少台如许的设备?”詹天佑问。
詹天佑细心看了好久,一言不发,以他耐久事情经向来看,这仿佛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工厂运作形式,真不晓得是谁想出来的?
再走一段路,便到了蒸馏车间,这里倒是热浪逼人,酒香味扑鼻而来。
“那我就抖胆叫您一声总工。”刘大双笑着说。
“好,如许听着舒畅。”詹天佑也不造作。
“对,我们把工厂全数集合放在这个地区,只要一个水泥厂除外。以是叫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