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就瞧着父亲起了身,“走吧,我领着熙熙和阿奴去拜见你伯父伯母,阿大和阿寄一起畴昔,阿盛……”眼睛自但是然望向站在大兄身侧的三兄和四兄,正要说甚么,却让大兄给打断了。
出去的三位少年,郑绥昂首望去,一眼就能辩白出他们。
半晌间,行完礼后,父亲便一一指出前面三位少年郎君,公然和郑绥所猜不差,又听父亲喊了声二兄,“阿寄,这便是熙熙。”
先时站在大兄身边的五兄,这会子也走了过来,上前给二兄施礼,倒是让二兄忙伸手拦住,“阿奴,你我为兄弟,何必这般客气。”
三兄和四兄周岁,比四兄大几个月,但因生母为府上歌姬,虽在兄弟里序了齿,在家中职位却远不如四兄,郑绥只听五兄提过他一次,好似名叫郑绪,其他一概不知,方才走出去时,走在最前面,还低着头,行动中满是谨慎,想来常日只怕很少进这方院子。
郑渊早已过了知天命的春秋,暮年没有儿子,一贯视阿弟的几个儿子如同已出,因此,和几个侄子很靠近,这此中,尤以郑经为最,现在,厅堂中郑瀚都没说话,郑经就先开口笑道:“阿奴和熙熙刚回家,第一次来拜见伯父,给伯父行大礼是应当,礼义传家,更是礼不成废,伯父可不能纵着他们。”
下首的郑瀚望着面貌俊美的小儿子,顿时与有荣焉,笑道:“本来阿奴这般会说话。”
走在最前面,年纪最大的定是二兄郑纶,比大兄小三岁,比五兄大三岁,奶名阿寄,若说五兄酷似阿舅,那么二兄倒是肖似阿耶,不像大兄,是谁都不像,想及此,郑绥不由又侧头望向站立在中间的大兄,看可否找出,大兄那张俊脸上,有没有阿耶或是阿舅的影子,只是一对上大兄那双深沉的眼眸,还没来得及细心看,郑绥就慌地移开了眼,还故作平静地又望向上前来给阿耶施礼的三位兄长。
只瞧着郑渊拉着郑纬的手,问道:“当时去襄国的时候,可曾惊骇过?”
伯母出身琅琊诸葛氏,家风松散,为世所称。
伯父和伯母住的琅华园,离父亲住的守静斋有一段间隔,郑绥只晓得走到一半的时候,两脚就模糊有些不舒畅,却还是对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