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保存之难,超出她的设想,董氏心之毒,远非面上所见。
“三蜜斯…”
“那姨娘呢?”
翌日,醒来后,头件事情就是叮咛乌朵去逮只老鼠,巩姨娘不解,雉娘也未几做解释,等乌朵逮回老鼠,将它绑住。
她拍醒乌朵,所幸中迷香时候短,她又将门翻开,香气散开很多,乌朵被猛拍几下,展开眼睛,一脸的茫然。
进可攻,退可守,不管如何,董氏都能达成所愿。
董家出事,赵县令派人送信到阆山书院,作为外孙的赵守和接到动静,和夫子乞假回家,董氏见到风尘仆仆的儿子,不由抱怨起赵县令。
当代庶女,要想离开嫡母的掌控,唯嫁人一条前程。
董氏看来是等不及,选在白日脱手,一来是白日她们会放松警剔,二来,时候紧急,眼看董庆山就要下葬。
“本来如此,那是母亲听岔了。”
或许,大哥返来,对她来讲是一件功德,说不定还是一个倚靠,董氏想动手,也要多顾忌一二。
眼看来岁就是三年一次的大比,守哥儿学业为重,早早让儿子返来做甚么,比及下葬之日也不迟,再说守哥儿在家,很多事情反倒是不好办。
此时却不是细究的时候,她换上不起眼的旧衣,想了想,摸出那杏色的肚兜,随便丢在塌角,然后和乌朵从后门出去,巩姨娘送走她,就和兰婆子吃紧地去东侧屋。
董家在屋外搭了灵棚,灵棚上挂着丧幡,像董庆山如许年青非命的人,按理来讲都是偷偷下葬,不会设有灵堂,可董家就这根独苗,势需求大办。
雉娘看动手中的绢花,红纱做的花瓣,做工不算太精美,纱质也不精密,值不了几个钱,倒是一片情意。
董氏也抹起眼泪,恨昨夜失手,若不然,侄儿灵前也有个守孝的,再过两日,侄儿就要下葬,等她回府,但愿统统如愿。
巩姨娘脸一白,“雉娘,夫人她不会…”
巩姨娘躲得远远地,“雉娘,此意为何?”
匣子里,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玩艺儿,有面人,木雕,另有扇子,这些东西恐怕都是这便宜大哥往年送的,虽不值钱,原主却经心肠收着,想来和这个大哥豪情不错。
弄好后她干脆连鞋都未脱,悬在塌边上,合衣养神。
千叮万嘱地警告其他几人要更警剔,然后她重新回屋,躺在塌上,睁眼看着顶帐,渐渐地理着思路,一计不成,董氏还会有后招,明日又要如何应对。
雉娘还是头回传闻府中另有老夫人,从未见她出来走动过,莫非身子不太好?
她用手一摸,老鼠未死,不过是睡畴昔,饭食中应是迷药。
净手后,她拿起筷子,带着吃一口,巩姨娘也小口地喝起粥。
巩姨娘咬着齿,“雉娘,夫人定有后招,你与乌朵出去吃点,找个茶馆呆着。”
一样的伎俩,不知董氏会不会用两次,她在心中猜想着董氏能够会用的招数,想了想,将乌朵交给她的两件肚兜翻出来,被火烧过的处所已经剪掉,再将剪边扯出线来,做出撕破的模样。
赵守和眉头一皱,“你一个未出阁的女人,探听外男做甚么,胥至公子岂是妇人能够随便议论的,还不敢紧回房呆着。”
仿佛又回到宿世,那些个提心吊胆的夜,她就是如许,盯着屋顶,不敢入眠。
此计不成,夫人不免会狠下杀手,幸亏蜜斯心机紧密,不然,她们丢了性命都不晓得要朝谁索命。
赵燕娘绞下帕子,谁管他过得好不好,这位大哥,向来没有眼色,听不懂人说话,明显娘都说过,西屋的不消过分靠近,偏他不听,将死丫头当作远亲的mm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