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子不语》
典范溯源
是夕,梦神召见,曰:“余非孙郎,乃汉大司马董圣卿也。我为王莽所害,死甚惨。上帝怜我无罪,虽居高位、蒙盛宠,而在朝何尝害一士大夫,故封我为大郎神,管此方晴雨。”弓韬公知是董贤,记《贤传》中有“斑斓自喜”之语,凝睇不已。神有不悦之色,曰:“汝毋为班固所欺也,固作《哀天子本纪》,既言帝病痿,不能生子,又安能幸我耶?此自相冲突语也。我当日君臣相得,与帝同卧起,究竟有之。武帝时,卫、霍两将军亦有此宠,不得以安陵龙阳见比。幸臣一星,原应天象,我亦何辞?但二千年冤案,须卿为我湔雪。”
文曲星一番苦心,也未避过关公的法眼。难怪恨人入骨者说,你化了灰,我还是认得你。
典范溯源
大话歪批
湖北秀才钟某,唐太史赤子之表戚也。将赴秋试,梦文昌神召,跪殿下。不发一言,但呼之近前,取笔向砚上蘸极浓墨涂其脸几满。大惊而醒,虑有污卷之事,意忽忽不乐。随入场,倦,在号檐中假寐。见有伟丈夫掀其号帘,长髯绿袍,乃关帝也。骂曰:“吕蒙老贼!你道涂抹面孔,我便不认得你么!”言毕不见,钟方悟宿世是吕蒙,心甚惶悚。是年,获隽。后十年,选山西解梁知县。到任三日,往谒武庙,一拜不起。家人视之,业已死矣。
唐公本身出门来看,见是一个鬼,浑身是血,跪在台阶下。唐公厉声问是谁,阿谁鬼就叩首说:“杀死我的是某某,县长老爷却抓错了人,还判了刑。我的仇没有报,死不瞑目啊!”唐公听了,说:“我晓得了!”鬼这才拜别。
出处:《阅微草堂条记》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获得了很多同业的体贴与帮忙,及很多教员和作者的大力支撑,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职员致以竭诚的谢意:欧红梅、周珊、张艳红、赵1、赵红瑾、齐红霞、齐艳杰、陆晓飞、赵广娜、李秀敏、王杰、张保文、何瑞欣、杜莉萍、梁素娟、许庆元、张艳芬、许长荣、王鹏、武敬敏、杨英、李良婷、于海英等。
典范溯源
制府唐公执玉,尝勘鞫一杀人案,狱具矣。一夜秉烛独坐,忽微闻泣声,似渐近窗户。命小婢出视,嗷但是仆。公自启帘,则一鬼浴血跪阶下,厉声叱之,稽颡曰:杀我者某,县官乃误坐某。仇不雪,目不瞑也。公曰:知之矣。鬼乃去。
吕蒙涂脸
可骇系数:★★★
鬼计骗总督
浏览环境:沙发
跋文
师爷说:“凡是鬼都无形而没有实体,要分开时该当是俄然隐去,不该该是翻墙分开。”
翌日,自提讯,众供死者衣履,与所见合。信益坚,竟如鬼言改坐某。问官辩论百端,终觉得南山可移,此案不动。其幕友疑有他故,微叩公,始具言委曲,亦无如之何。一夕幕友请见,曰:鬼从何来?曰:自至阶下。曰:鬼从何去?曰:歘然越墙去。幕友曰:凡鬼无形而无质,去当奄但是隐,不当越墙,因即越墙处寻视。虽癓瓦不裂,而新雨以后,数重屋上,皆模糊有泥迹,直至外垣而下。指以示公曰:此必囚贿捷盗所为也。公深思恍然,仍从原谳。讳其事,亦不复深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