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为止,王之仁是他拉笼来的第一个正规军大将,虽没两万五千人马,但直接统领的镇标、协营、同城营就有四千多,若再加上张名振的三千,那更是近八千。更何况,浙江名义上统统兵马,都受其节制。
见到王之仁前,朱以海一起上都在想这会是个如何样的人。
乃至初见面之下,姿势放的极低,见面就拜倒在地,是真拜,而不是虚情冒充,因为隔着另有十多步远,他直接就跪伏在地,朱以海连扶都来不及。
王之仁劝进!
大明朝灭亡的启事有很多,但这些放肆放肆的武将们绝对有很大一项罪名。
招宝山上郁郁葱葱,当年胡宗宪戚继光谭纶等人在此抗倭击寇,不过此时早已远去了鼓角铮鸣,暗淡了刀光剑影,从嘉靖到现在,光阴磨去了很多,只留下满山郁郁葱葱的林木。
“殿下看上就带走,能去保护殿下,那是他们祖宗十八代修来的福分。”
此时的这里,更像是宁波镇海城郊的一个度假休闲山庄,那些条石青砖垒起的防倭城墙山道,此时铺下落叶,夏季里也树荫摭阳,清冷舒爽。
比如隆武帝是被郑芝龙家属节制着,鲁监国厥后被郑彩节制,再比如永历帝实在一向被西营节制着。
拾级而上。
“殿下如果看上这些丘八,那是他们的幸运,臣便将他们转到殿下身边保护。”王之仁道。
君臣边走边闲谈了一会。
这番姿势,搞的老朱都有些措手不及。
大明朝的总兵官还是比较希少的,特别是挂印总兵官,不比清朝总兵多如狗,大明就算在崇祯时也不过二十来个总兵,挂印总兵更少。
朱以海不会等闲信赖王之仁,就算晓得他一心抗清最后死节,也不能尽信,特别是对他的兵,更得谨慎。
明知这豪情来的有些过于旷达热烈,乃至较着掺了点假,但又不能说甚么。
威远堡在招宝山上,是当年谭纶和卢中为了抗倭而修建的一座堡垒,城堡不大,周长不过六百来米,比高中操场大一点。
朱以海与王之仁初度见面,在宁波甬江口招宝山下的定海古城招宝山的威远堡,这里号称镇海要塞、甬江咽喉,海防重镇,素有浙东流派之称。
持续登山。
不过招宝山威远堡的山道上,绿树成荫,倒是非常风凉。
好一出黄袍加身啊!
普陀寺厥后也重回了舟山普陀岛,但这里仍然还留有寺人佛像,乃至香火还挺畅旺。
可高杰本就流贼出身,骄横难制,国度危难之时,高杰却还带兵伏击四镇另一名大将黄得功,还带兵劫夺江淮,最后高杰却也死在了另一名放肆放肆总兵许定国的手里。
如许的一个总兵官,如何让人佩服?
“国度多难,社稷危亡,幸另有王卿如许的忠心大将啊,有卿和麾下这两万五浙兵,孤无忧矣。”明知王之仁手底下不成能真有两万五千兵马,但老朱也只是顺着说。
鸟叫兽鸣,仿佛世外桃园。
“王卿请起。”老朱用力拉起王之仁,然后也面带亲热的手挽着他的手。
精气神都不错,个个高大魁伟,固然明知这些必定是王之仁的亲信仆人,属于精锐中的精锐,但这些兵,看着也确切是能打乃至都打过仗见过血的老兵。
招宝山上威远堡中的宁波浙兵,此时也纷繁面向朱以海膜拜,高呼请殿下即位!
要不是朱以海是个穿越者,晓得将来汗青,他绝对很难信赖如许的一个武将。
“殿下,自北京沦亡,烈皇就义,这一年多来,时势大变,弘光蒙尘,潞监降虏,大明江山社稷危如累卵。现在殿下临危受命,即位监国,这恰是天下臣民苦苦期盼的,然当今局势,仅即位监国还不敷,臣请殿下早即位御极,正位大统,如许也能更加安宁民气,使的天下臣民一心,共御内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