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与讼者,子产离之而无使得通辞,倒其言以告而知之。谓得以此言以告彼,彼言以告此,则知讼者之情实。
六。韩昭侯握爪而佯亡一爪,求之甚急,摆布因割其爪而效之,昭侯以此察摆布之诚不割。割爪,不诚。韩昭侯使骑于县,使者报,昭侯问之曰:何见也?对曰:无所见也。昭侯曰:固然,何见?曰:南门以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昭侯谓使者毋敢泄吾所问于女,乃命令曰:当苗时,禁牛马入人田中同有令入,而吏不觉得事,牛马甚多入人田中,亟举其数上之,不得,将重其罪。因而三乡举而止之,昭侯曰:未尽也。复往审之,乃得南门以外黄犊。吏以昭侯为明察,皆悚恐其所而不敢为非。
#5『今』显系『令』字之误,当改。
齐人有欲为乱者,恐王知之,因诈逐所爱者,令走王知之。王知逐所爱,则不疑其为乱也。
中山之相乐池以车百乘使赵,选其客之有智能者觉得将行,将主行道之人,觉得行位。中道而乱,乐池曰:吾以公为有智,而使公为将行,今中道而乱何也?客因辞而去曰:公不知治,有威足以服之人,而利足以劝之,故能治之。今臣,君之少客也,言在客之少也。夫从少正长,从贱治贵,而不得操其短长之柄以制之,此以是乱也。尝试使臣彼之善者我能觉得卿相,彼不善者我得以斩其首,何故而不治?
西门豹为邺#9令,佯亡其车辖,令吏求之不能得,令人求而得之家人屋间。
注释:
淳齿闻齐文王之恶己也,及矫为秦使以知之。王既不疑秦使,必以请告。
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3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令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今重罪轻,轻罪避,故能无罪而不生乱也。
一曰#8。韩昭侯曰:吹竽者众,吾无以知其善者。田严对曰:一一而听之。
#2此处脱『竪牛曰』三字,据陈奇猷说补。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衾,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觉得蔽,材木尽则无觉得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何如?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因而乃命令曰:棺椁过分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死知名,罪当丧者有利,人何故为之也?
七。阳老虎相卫#10,闻王之疑己也,乃伪谤樛竪以知之。樛竪,王之所爱,令伪谤之,必忿而言王之疑己也。
一曰。越王勾践见怒鼃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鼃有气如此,可有为式乎?士人闻之曰:鼃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之有勇者乎。是岁;人有自对死以其头献者。颈,割者也。故越#6王将复吴#7而试其教,燔台而鼓之,使民赴火者,赏在火也。火虽杀人,赴之必得赏,故赴之不惧也。临江而鼓之,令人赴水者,赏在水也。临战而令人绝头刳腹而无顾心者,赏在兵也。又况据法而进贤,其助甚此矣。进贤能够得赏,又无水火之难,则人岂不为哉?其所不进贤者,但君不赏故也。
五。庞敬,县令也,遣市者行,而召公大夫而还之,公大夫亦遣为市。立以间,无以诏之,卒遣行。不命,卒遣去,俱不测其由也。市者觉得令与公大夫有言,不信赖,乃至无奸。大夫虽告以不命,反亦不信,故不敢为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