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动的人潮顿时停了下来,簇拥在岸边,争相张望。颠末张墨的讲解,徐佑才晓得他们所处的位置叫西村渡口,种满了芦花,花期到时,满目飞絮,如同玉屑点点,夹岸铺就两行寒霜,是钱塘一等一的赏景之处。渡口有一条简易的木桥,连接河堤和孤山,本地人称为西村桥,估计是后代西泠桥的前身。
汉魏以右为尊,楚承魏制,很较着,能够登上右边轻舸的人出身必定比集合在左边轻舸的人要崇高。
徐佑听的逼真,看似简朴的三关,实在设置者暗含深意。第一关辩难,考查你的根基学问和辩才,第二关寻荷,有美女美酒美景在侧,考查你面对引诱时的风采和仪态,能过这两关,申明才情和品德俱佳,然后才是真正的品状好坏。
等白鹅散去,渡口划来十艘轻舸,抛去船工,每舸只载五人,张墨挽着徐佑的手,道:“我们上船!”
“戋戋薄名,何足挂齿!”张墨微微一笑,道:“敢问郎君名讳?”
白承天眉头一扬,并不平气,这个从句章来的纪英穿着锦缎,足蹬破履,显得倾慕虚荣,涓滴没驰名流的怡然,还想被大中正看重,真是读书读的傻了。
不过,雅集就是一个当代的交际圈,不管如何不能失了礼数,徐佑无法回身,道:“郎君过誉了!”说完才有空打量面前此人。他面庞清俊,身穿青灰色的夹棉布服,跟周边的华衣丽饰构成了激烈的反差,一双眼睛熠熠生辉,让人一见不忘。
张墨挨着徐佑,低声道:“我猜不会这么等闲让我们上山,说不定另有关隘要闯……”
山脚到了。
“如果不嫌,等下登山,你我同舟如何?”
张墨歉然道:“请恕鄙人孤陋寡闻,没听过郎君的大名,获咎了!”
徐佑打量下他,三十岁许,双目偏狭,面色阴沉,身材也过于短小,拱手道:“鄙人钱塘徐佑!”他之前跟张墨通报时只说名,没说出身,累得人家还得再问一次,以是此次学乖了,直接把钱塘加上,免得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