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长2尺6寸,中宽3寸,明朝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司礼寺人辛勒按例朗声道,他固然晓得天子中午来上朝,定然是有事,但这是端方,他天然还要喊上一句的。
“嗯……,催爱卿,你有何发起?”
没一会,两个鞑靼使臣便被带到了金銮殿之上,正使身着蒙古贵族服饰,身形威武,满面络腮胡子,看起来就很凶悍。
崔志双手固执象牙笏,决然决然道:“回禀陛下,微臣觉得鞑靼人是喂不饱的豺狼,如果和他们媾和,定然有损我****国威,故微臣觉得千万不能与那鞑靼媾和!”
“谢陛下。”群臣齐声谢道,然后才缓缓站起家来。
说话之人恰是右首第一人的内阁首辅大臣杨廷和双手拿着笏板,朝天子陛下躬身下拜施礼。
乐文本来还想看看这两个鞑靼蛮夷另有甚么话说,不过现在看来倒也不必了。
左列走出一人,乃是礼部尚书颜和正,他是和乐文、崔志、郑良才同科的殿试一甲第二名探花,他的官运也是极其通畅的,短短一年多,便做到了礼部尚书,也是让人望而兴叹。
杨廷和是想给鞑靼人点好处,也好让边疆的子民获得安宁,但是他这恐怕也只是一厢甘心罢了,乐文听后,感觉非常不爽,按乐文的设法,他也是主战的,不好好清算下这些鞑靼兵,他们就是永久喂不饱的白眼狼。
乐文一拍皇案之上的镇江山,朝堂以内便立即寂静了起来,淡淡道:“二位爱卿不必争辩,杨阁老你先于朕奏来。”
这时的文臣们也不由愤然起来,他们固然不肯起战事,但是这蛮夷公开在大殿之上,说他们的天子是下国之君,那么不就是说他们是下国之臣吗,这如何受得了。
司礼寺人辛勒听到天子的旨意,便接着朗声道:“宣鞑靼使臣上殿!”
武将们已经撸胳膊甩腿,想把这两个蛮夷给打成肉酱了。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群臣齐声山呼万岁,声震殿宇。
“是,陛下,当今鞑靼人不竭的骚扰我朝边疆,所过之处烧杀劫掠无所不为,不过他们也是为了粮食,如果能媾和的话,分他们点粮草,想必鞑靼人也不会再骚扰我朝边疆了。”
此附议之人恰是刚从江西回朝的郑良才,自从剿除乱党后,江西残剩的参与乱党,没多久也被剿除了,他天然也就不消留守,带兵回朝了。
乐文又是一拍皇案上的镇江山,寂然道:“众卿温馨,既然鞑靼使者已在殿外,不如就宣其上殿一见吧。”
乐文听过杨廷和的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脸上没有涓滴神采,杨廷和也不晓得陛下是是否同意他的建议。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那鞑靼派来使臣想要与我朝媾和,微臣觉得得能够媾和。”
(未完待续。)
“过分猖獗了,如果朕本日清算下你们两个蛮夷,恐怕要让世人笑话了,来人,把这两个蛮夷给朕拖出去,打到死为止。”
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臣下上殿面君时的东西,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能够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制止忘记。
随之两名手中拿着偌大日月扇的宫女便来到了龙椅后墀栏上,斜扇交叉,目视火线,然后就站立在原地不动了。
杨廷和话刚说完,崔志就右首第一人的行列里,身着武官朝服便走了出来,自从乐文给崔志封侯后,武人的低位便获得了晋升,固然崔志也是内阁大学士,但是崔志还是主武,并且朝中之人较着感觉崔志已然是天子眼中的红人了,百官天然也是对崔志不敢有所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