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动静称,张臬当晚俄然变得非常气愤,还砸烂了一个上好的紫沙壶。
值得一提的是,两广总督的权柄和统领地区并不完整牢固,偶然候尽管军务,偶然候代管民政,偶然候既管军务又管食盐,偶然候既管两广军务又代理广东或者广西一省的民政,偶然候既管两广军务又兼管福建军务,偶然候既管两广军务又兼管福建与浙江军务。
张臬倒没有列举太多的罪证,仅是指责二人扣押公文,是广东矿盜的庇护伞。这个控告天然不轻,凡是干系朝廷好处之事,自是要从严措置。
“银矿之事关乎朝廷之财路,今广东布政使汪柏、广州知府林晧然扣押朝廷禁令公文,此乃庇矿盗之举,致官家银矿日损月亏,二人实乃国之大害也!”
这事他倒受了一个无妄之灾,毕竟他自始至终都很共同地乔装不知情,广州府衙亦还充公到公文,天然没有扣押公文不下发的事情。
反观汪柏和林晧然这二人,汪柏的政治生涯还存在着设想空间,而林晧然更是大明官员最灿烂的新星,前程无疑更显光亮。
林晧然走进这个衙门,径直来到汪柏的书房,内心倒是悠悠一叹。
汪柏正戴着一副老花眼镜看书,看着林晧然被管家领出去,这才取下老花眼镜道:“若愚,你来了,这事该如何是好?”
林晧然倒是答非所问隧道:“汪公,你感觉张总督此次弹劾我们二人,是出于小我私怨,还是秉承着一颗公心呢?”
广州城的动乱不小,但南洋的动静却显得要更大一些。
不过,张臬这位两广总督的权限实在有所减少,仅是提督两广军务,并没有代管民政,亦没有兼管食盐专卖等。
霹雷!
张臬连夜写下了一份奏本,直接弹劾了这两位广东大佬。
不过说张臬占有上风,一时候从奏者如云,这倒不尽然。
从南京兵部侍郎到北京兵部侍郎提督两广军务,这个跨度不成谓不小。特别这位嘉靖五年的老进士,已经是六十多岁的高龄官员,重新被重用更令人感到惊奇。
说着,将本来写好的那份奏本狠狠地撕碎,又让管家取来一本,当即重新写了一份。
张臬是两广总督不假,但权力无疑是要逊于王钫,且他都已经是六十多岁的白叟了,底子没有机遇重返都城的政治大舞台,底子谈不上另有甚么出息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