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从凌晨战到傍晚,除了最开端的战果以外,一日之间毫无停顿。而结果则是韩军死伤了5、六千人,民壮也死伤了上千。
韩易令龚都领兵出战,张颌军固然兵少,但仍然杀得龚都军节节败退。韩易见了暗自赞美不已,又令校尉张晟引兵夹攻张颌。张颌已经确信是韩易亲来,又见张晟从右翼杀来,因而领兵且战且走,一向退入大寨死守。
倒是袁绍采取了沮授、田丰之计,说韩易势大,袁绍势弱。然韩军远来,袁军倒是本土作战。袁军间隔邺城更只要百余里路程,粮草补给便利。韩军虽有睢阳渠运粮,但间隔却有五百里。即使韩易所辖充盈,但光阴一久,必不能对峙。
韩易与高览、徐晃等登高而望,只见张颌的两万余军依甘陵城之南下寨,共分二十余营,东西展开有十里之广,扼住韩军北上之路。每营核心各有深壕及鹿角十重,停滞设施极其周到,营营相连,寨寨可援,若从营外强攻极其困难。
韩易从其言,令太史慈领韩浩、文稷等一万胡骑转攻平原的袁谭。留智囊祭酒杨理等领兵守寨,自秘领徐晃的五千军前去甘陵声援高览。
袁、韩两军于白沟对峙,各自一字排开数十里,相峙好久,韩易不耐,令刘辟领兵乘夜于上游渡河,被伏埋的袁将张旭所破。在钟绅、何仪的救济下,死伤大半而还。韩易又令王忠领精兵五千强渡白沟,袁绍令部将慕容平领数千强弩手隔河乱射,死伤上千,也不能过河。
高览喜道:“主公莫非有破敌之法?”
自车腊身后,黎阳雄师退归河南,曹操又领兵与张颌合攻高览。高览不敌,东郡于河北的八城只余东阳武一城了。所幸曹操被袁绍调离,方才将将守住了东阳武。
时韩易有军十万,袁绍有军九万,两边可谓势均力敌。韩易令周戈、邓当万人绕道顿丘攻繁阳、内黄、黎阳,有袁军大将韩荣前去阻截。韩易又令高览领兵三万绕道转攻清河,又有张颌领兵阻截。而袁绍又引兵于西岸不战,韩易欲渡白沟不能,一时之间竟然相峙了起来。
韩易问道:“势弱之时当善用奇兵,势强之时当善用正兵。现在我与袁绍势钧力敌,恰好可用奇兵。只是袁绍的本据在邺,其他那边是袁绍的必救之处?”
再请袁术、刘表攻韩易之南,又令间细教唆兖豫世族反叛。而徐州吕布又因张杨之事而心生肮脏,久后中原必乱。如是数次,韩易军疲,粮草困乏,而邺城的朝庭更加安定。再号令天下共讨韩易,其必败也。袁绍深觉得然,据险而守,只是对峙不战。
韩易估摸张颌中军数寨最多只要7、八千人马,当即唤出民壮担土填壕,士卒举盾冒箭雨摧毁鹿角,韩易又上马亲领王当部的精兵攻寨。但是张颌戍守若定,沉寂的批示漫衍。虽以少敌多,但还是死死的将韩易反对在外。
高览迎住韩易拜道:“张颌勇猛,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非我一人所能败也。主公来得恰好,肯请主公批示雄师破敌。”
韩易心中沉闷,自已作战向来最忌攻打坚城、固寨,不但死伤又多,费时又长,最后还得不偿失。清河国有张颌一军阻截,强攻不下,那北上之途便断了。也不知太史慈的平原之行如何?如能够击破袁谭,或可借道渤海攻取河间、安平,扰乱袁绍以后。
韩易沉闷的聚众将谋士计议,参谋刘晔拜道:“主公以雄师威压袁绍,但是袁绍却筑垒据险恪守。既然正兵不成取胜,可出奇兵胜之。”
此时又听闻东西节点各有韩军的侵攻,因而令副将前去主持防备,自守中寨防备韩易。高览、徐晃攻打甚急,已然连破张颌东西两、三座营寨,张颌忙令其他各寨兵马多向东西两面声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