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呼应桥瑁的便是冀州魏郡太守公孙瓒,他支撑反董,只是想借端分开魏郡,离开冠军侯高顺的威胁,更首要的还是想借着反董卓的时候,浑水摸鱼,捞点好处,实现他的野心,至于建功立业、挽救朝廷等大义,仅仅是冠冕堂皇的标语。
局势严峻,公孙瓒和刘备虽心中气愤,感受冠军侯过分霸道、霸道,但是他们可不敢硬抗,只能挑选共同,只带他们此前的本部人马分开,且被警告,不准带走郡县物质,只答应照顾半月口粮。
动静传出,天下震惊。
兄弟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呼应桥瑁的号令,使得陈留郡太守张邈成为第六位讨董联盟的诸侯。
1、声讨董卓暴行: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
且曹家之人皆尽逃出都城,已无任何担忧和牵挂;曹家近万兵马,也交由曹操批示,且获得陈留富商卫兹的帮助,于己吾县起兵反董。
张超感受有理,便服从了臧洪的建议,与臧洪一起西行到陈留去见兄长张邈,商讨起兵之事。
献帝下诏将弘农王葬于已故中常侍赵忠的墓穴中,谥曰怀王。
关东反董联盟似有燎原之势,董卓大惊,忙招半子李儒前来协商。
李儒逼迫他喝。
臧洪辞气慷慨激昂,当时听到这篇盟誓上至刺史将侯、下至卒伍仆隶,没有不打动奋发的。
第三位呼应者是鲍信,早在董卓入京之时,就要求袁绍杀死董卓,消弭后患,可惜袁绍柔嫩寡断,没有采取他的建议,鲍信因而返回故乡,后被董卓任命为济北相;现在桥瑁公布三公密信,他当然要为国出兵,打扫国难。
弘农王说:“我没有病,这是想杀我罢了!”不肯喝。
董卓将弘农王置于阁上,于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公元190年3月6日)派半子李儒进献毒酒给弘农王,说道:“服此药,能够辟恶。”
歌毕,弘农王对唐姬说:“爱卿是本王的妃子,势将不复为吏民之妻。本身保重,今后长辞!”遂喝毒酒而死,时年十五岁。
第五位呼应者却出乎大师的料想,是广陵太守张超,陈留太守张邈之弟。
因为战后贸易繁华,东郡白马渡是连接冀州到兖州和豫州的咽喉地点,也给东郡带来了大量的财产。
桥瑁的密信传来,臧洪几次考虑后劝张超道:“明君您祖上世代受国恩,你们兄弟俩都把握着一方大郡,现在王室经此劫数,乱臣贼子未被惩办,这恰是天下义烈之士报恩效命之时。眼下广陵郡比较安宁,郡内非常敷裕,如果动员一下起码能够征得二万人,以此来诛除民贼,给天下人做个表率,那将是最大的节义呀!”
故大将军何进调外臣带兵入京,谋诛寺人之时,东郡太守桥瑁受命带兵驻扎城皋,厥后洛阳局势窜改太快,桥瑁绝望的返回东郡。
刘备野心勃勃,主动支撑公孙瓒的行动,可惜他现在是跟随公孙瓒,还不是一起诸侯,必定没有前程。
不得已,刘辩乃与妻唐姬及侍从宫人饮宴而别。
东郡太守桥瑁,乃故太尉桥玄族子,从兖州刺史任,迁东郡太守之职。
在公孙瓒和刘备欲前去酸枣会盟前,怕与冠军侯高顺的军队产生曲解,便提早告诉冀州别驾郭图和征北将军府长吏李强。
董卓问道:“关东诸郡起兵,似有威胁京师之意,如之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