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终究晓得两位母亲同属名家弟子,不由喜出望外,从速跪下向庞德公叩首道:“师公在上,徒孙刘禅代表两位母亲拜见白叟家。”
“吾现在为名家掌门,师弟有桥瑁、许靖、许邵,收徒庞统、顾邵、陆绩、习桢、庞山民、庞林。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我们名家主动其名流高人起名造势,为天下做好本身的事情。比如,我们评出水镜、卧龙、凤雏、狮龟、隐虎五瑞,使他们名声鹊起,得以被雄主重用,镇守一方保护百姓。比如,许靖、许邵初创汝南月旦评,批评人物、事物,名动天下。”
“心中不平的许慈、宋忠、王粲、顾雍愤而出走,别离远赴西川、荆州、江东。后孔融以大师兄之名,公开斥责欺君罔上、残暴嗜杀的师弟曹操。曹操老羞成怒之下,教唆心存不满的路粹告密孔融造反,曹操以朝廷名义正法了孔融。曹操、路粹此举引发了天下儒生和其他名流的分歧声讨,大加鞑伐,宋忠与王粲,许慈、顾雍趁机别离另立荆州儒宗、西川儒宗、江东儒宗,自任掌门。曹操见犯了公愤,不敢立路粹为掌门,便推荀彧继任掌门。”
“既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公子休要多礼,快快请起。”庞德公大喜过望,扶起了刘禅。心想今后有了刘禅的支撑,名家必然发扬光大,畅旺发财,更加果断了大力支撑刘禅的动机。
因为在后代的册本的记录寥寥无几,如同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更别说能够按图索骥,找到来龙去脉。庞德公世之高人,见多识广,博古通今,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知识宝藏。
“现在诸子百家的生长环境如何?”刘禅猎奇问道。这是他最为体贴和感兴趣的事情。
“师公,再说一下其他的门派吧。”刘禅更加恭敬道。
“儒家自此一分为四,四派争斗不休,相互混战。儒家经此一劫,元气大伤。厥后,曹操征服荆州,宋忠与王粲回归,北方儒家才有些转机。但是,因为荀彧忠于大汉朝廷,反对曹操篡汉,路粹便在一旁教唆诽谤,兴风作浪,使得北方儒宗与曹操貌合神离。加上曹操兼学兵家、法家、书法家、杂家,崇尚法家,科学武力,外儒内法,故而大力打压儒宗。如此下去,荀彧和儒宗必然蒙受严峻打击。”
“汉末儒宗掌门先由大儒郑玄执掌,后传于大儒蔡邕。其除精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成就最深,名誉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之评。收徒孔融、荀彧、许慈、宋忠、王粲、顾雍、阮瑀、路粹、曹操、崔琰、毛玠等。蔡邕归天后,许慈、宋忠、王粲、顾雍、路粹五人争位,争论不下。后诸人以孔融为孔子之第十九世孙,家学渊源,乃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一代名儒,亦擅诗歌,为‘建安七子’之一,加上少有让梨、孝敬之高名,便公推为掌门。”
刘禅听得津津有味,问道:“庞公,说说你们名家吧。”
“有史以来,名与人类息息相干,人类要认知事物和知识,必须给他们起名,理清名与实的干系,故名副实在、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争名夺利、师出驰名等等之成语。”
这个题目有点大,庞德公皱了一下额头,开端侃侃而谈:“以仁为核心之儒家始于孔子,大兴于武帝刘彻治下。为建立中心皇权至高无上之统治职位,在建立了‘天人感到、君权神授’之说的大儒、阴阳家董仲舒鼓动下,武帝实施‘免除百家、独尊儒术’,架空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以外,并且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在皇权的强力支撑下‘大一统、内圣外王、刚柔相济’的儒家学说,作为独一支流得以推而广之,终究成为全部宗法制国度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