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世祖 > 第140章 封王

我的书架

李氏很少发怒,但这一怒,那嗔目切齿的模样,便将刘知远给震慑住了。刘知远那里会不知李氏其言所指何事,但闻她挑明,脸上闪现出一丝难堪,信口装傻:“哪有的事?定然有奸人在信口胡言,切莫轻信。”

“二郎!殿下!我的周王殿下!”迈着一阵短促的脚步,李少游走到刘承祐身侧,只扫了一眼,不由烦躁地唤道。

但见李氏规复这低姿势,刘知远纵使心中有点气,又那里见怪得起来,叹了口气,扶着李氏的肩膀,温声说:“你我伉俪,何必如此?”

这个时候出镇,可不是甚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东京,有朝廷,有十几万禁军,这些才是国之底子,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但是,也就只能在内心想想,到了他这个年纪,已有种力不从心的感受。就这段时候以来,理政、治政,都将他累得够呛。

“也不知娘亲,是否晓得此事。”刘承祐呢喃一句,转头直视李少游:“你有多久,没进宫给皇后存候了?”

“啧!”刘承祐呲了下嘴,放下鱼竿,回顾朝他抱怨了声:“好不轻易有鱼中计了,被你吓跑了!”

见他这副不急不躁的反应,反倒是本身急得有些莫名,李少游不由道:“你就一点都不急?”

但是,当刘承祐这个异数来临以后,一样的封赐,却没有“定局”之效。相较于其别人不一而足的反应,作为正主,刘承祐表示得很安闲,接诏、谢恩,仿佛没有遭到任何影响。不过公开里,倒对刘知远的决定做了一番点评,不敷判定,犹踌躇豫,终会败露。

中心强大的底子,在于禁军。原汗青,在后汉以后,真正能决定国运、帝位、皇权的,便是禁军。周朝汉、宋朝周,都是禁军内部的权力更迭,底子没有其他方镇的事,包含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释得也是禁军初级将领的权力。至于消弭处所节镇的威胁,收其精兵,制其粮谷之类的,也是后边略次一等的事。

刘承祐想得当真,李少游在旁不敢轻扰,但见他回过神了,才问道:“你筹算如何应对?听我爹说,官家但是动心了!”

刘承祐的这等度量,反倒让李氏惊奇了,望着他那张“苦”撑着的面庞,只觉委曲了他,心中怜意更甚。当刘承祐的表态传播开以后,更有很多人赞他贤明,气度宏阔。连刘知远都有些迷惑,不过毕竟有些人是不信他这番话的,比如杨邠。

“成德节度!按杨邠的说法,幽燕战起,正可顺势派你北上,与你用武之地,阐扬你的才气。”

“急有何用?”刘承祐反问,脸上带着淡淡的思考:“筹办把我外放到那里?”

在不久之前,调度好海内,稳定权位以后,趁着秋高马肥,辽主耶律阮征集诸部兵马,挥军南下,剑指幽燕。大兵十数万,直趋蓟城。

也不得不承认,要让杨邠将此事促进了,那真是蛇打七寸,切中关键,绝对会让刘承祐痛入脊髓。

别看从李嗣源、李从珂到石敬瑭,包含刘知远,都是以方镇之兵逆袭中心,打劫权力,登上帝位。但其间的艰巨、风险与运气,又岂是平常。哪怕是在这个期间,处所节度或许强大,但在普通的环境下,只要中枢不出题目,是万难与中心相对抗的。自后唐至后晋,产生了不止一次方镇兵变,但除了那几个逆袭胜利的,其他诸如朱守殷、范延光、安重荣、杨光远之类的,企图以一镇而对抗中心,都是以失利而告终。

刘承祐眉头锁得更紧,这等动静,他竟然没有收到一点风声。扭头看着他:“你从哪儿听来的?”

“甚么事,让你这么孔殷火燎的?”刘承祐不测埠看了他一眼,怡然得意地淡定说:“又听到甚么风声了?”

推荐阅读: 拳霸诸天     第101次重生     不死神凰     石榴小皇后     至尊仙帝     人间富贵花的日常     极品逍遥皇太子     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集     网游之人族之王     独家盛宠:恋爱365天     不想种地     我们身边没有妖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