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争端渐起,还是苏逢吉站出来,建议更加简朴卤莽:“朝廷十万雄师在此,叛军将寡兵疲,何需分主次,一齐攻上去便是。”
在天子的意志下,邺都外的汉军,有如一架战役机器普通动了起来,各军、营间,紧锣密鼓地筹办着攻城的筹办。此前破钞了大量人力、物料的“攻城巨兽”被推上了火线,被遴选出的冲城士卒凭借在其侧,蠢蠢欲动,只待打击号令下,便建议打击。
“甚么?”
刘承祐在炉前烤了烤,将附着在面子的寒意去除了,方才坐下。看着刘知远:“您表情不太好?”
“燕军分外提出了个要求。”
刘知远两眼顿时一亮,仓猝问道:“当真?为何不早报?”
另有两千余兵壮,扛着干木板,筹办铺路。以雨水之故,路面泥泞,不便云车等重型攻城东西推动。
“好!二郎,做得好!”刘知远的神采眼瞧着阴转多云、多云放晴。不过,很快脸上又闪现出一丝疑虑:“可托吗?”
“说!”刘知远表情很好地挥了动手。
“朕已传诏京兆赵匡赞,陕州赵晖、泾原史匡懿,同州薛怀让,令其自守。关右再乱,也不能祸及河洛!”刘知远说道。总感觉,他的安排,跟没有安排也差不了多少,只是底线倒是挺明白的。
不过在打击方向上,又产生了贰言。高行周建议以南城为主攻方向,毕竟此前汉军就是主打此门,将士对此处的城防、兵防也最为熟谙,护城河也填得差未几了......
听刘承祐这么说,刘知远顿时忍不住骂了句:“这场该死的雨!”
“先行反叛于城内,掩攻城内守军。城内稳定起,我军不打击!”刘承祐答复着。
但是慕容彦超感觉,南门的环境,邺兵也清楚,故南城这边,也是叛军防备的重点。他提出建议,应当反其道而行之,转攻其他三门,以收出其不料攻其不备之效。
前后筹办了这么久,在将要脱手的时候,老天来作对了,分外憋屈。按照几日来的气候,起雾凝霜是常见,不当有雨才是。
“此事易耳!”刘知弘远气地说道:“幽燕也是兵荒马乱的,彼辈若归心炽烈,朕自当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