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上唯有太尉朱儁、司徒王允和朱儁次子黄门侍郎朱皓坐着没动。
面对王允的质疑,朱符为之一哂,涓滴不包涵面的说道:“司徒大人思疑我与司空更有深意,那么叨教王司徒,当初你率文武百官奏请拜董卓为相父又是何深意!一介乱政之贼竟能被大人推上君父之位,大将军为汉室剖肝泣血,缘何不能称王?”
在陈群的调教下,天子刘协已经能够有一些根基的朝堂应对了,见大鸿胪出来为大将军请功,刘协天然欢畅,这当然也合刘协之意,他巴不得封赏刘征呢!
百官们循名誉去,本来是太尉朱儁之子城门校尉朱符。
从官职上,刘征是大将军加九锡假节钺,已经不成能再有更高的官位了。从爵位上来讲,刘征已经是列侯中最高一级,以刘征的身份来讲,也是最高了。以是王允不管出无私心公义,都只能这么说,太尉朱儁也对王允的发起表示附和。
王允已然看出朱符是个权势之人,此次奏议封王,明显是邀功于刘征,取宠于权贵。只是没想到,一贯和稀泥的司空种拂竟然跟朱符穿上了一条裤子。
刘协见司空种拂也同意,正要开口,司徒王允便厉声说道:“百年以来,非天子胞亲,未有王者!纵功绩再高,但位公卿,封万户罢了!二人大人现在不思祖宗之法,却要陛下封王,恐怕更有深意吧!”
王允的反对本在朱符的料想当中,但是王允却暗指朱符、种拂别故意机,这让朱符非常不爽。
第一百零三章 议封汉王
合法刘协筹办按王允说的下诏时,一个声音道:“启禀陛下,臣有奏!”
朱儁竟不能对。固然当初王允是为了安抚董卓,才让百官共请董卓进位相父,但毕竟非人臣所为,这始终是一个极大的污点。王允只能叹了口气,兀自回到坐位坐下,不再言语。
王允见朱符如此,上前说道:“朱大人既然感觉我说的不对,那便请你说说看该如何封赏大将军!”一个“请”字,王允特地减轻了语气。
荀彧送来的军报,刘协早早就看过了。小天子打心眼里为这个哥哥欢畅,同时也更加驰念这个哥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