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畴昔两个月,来到宣宗九年仲春初。
“娘娘宫里的银耳羹,炖的火候方才好,入口即化、唇齿留香。”慕容昭仪用汤勺搅拌着,笑道:“只不过,若再多一样配料,那就完美无瑕了。”
“昭仪如此客气,本宫就不推让了。”慧贵嫔点头笑道,“转头,本宫命阿珠去取。”
“噢,本宫倒要就教了,是甚么配料啊?”慧贵姬猎奇问道。
“姐姐是指慧贵嫔的事?”瑜娢悄悄点头道,“这类事,早就传遍了后宫,如何能不晓得。”
“是,奴婢这就去。”阿莹笑着应道。
“奴婢不知,昭仪您有何筹算?”阿雯笑着问道。
“本来如此,那加些红枣便是。”慧贵嫔笑着叮咛道,“阿莹,你可记下了?”
“嫔妾见过贵嫔娘娘,娘娘万福金安!”慕容昭仪含笑道。
“昭仪曲解了,本宫不是这个意义。”慧贵嫔掩唇笑道,“我这惠仪阁,常日甚少有人来,你本日登门拜访,本宫欢畅还来不及呢。”
“这银耳莲子羹,既滋阴补肾又清肺润燥,夏季里用再好不过。”慕容昭仪含笑道,“不知,娘娘可否给嫔妾一碗?”
“虽说大魏也产枣,但论起品格和药性,燕国常山郡的吉利大枣,当属最好之选。”慕容昭仪笑着絮道,“不瞒娘娘,嫔妾来大魏时,带了很多来呢。若娘娘不嫌弃,就送些给您吧。”
“是,奴婢转头就取些来。”阿莹笑着应道。
“昭仪免礼,快坐吧!又下了场大雪,内里路滑甚是难行。”慧贵嫔温婉笑道,“皇后都免了各宫施礼,昭仪如何来本宫这了?”
“就是红枣啊,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慕容昭仪含笑道,“娘娘气色欠佳,用些红枣正适宜。”
“这两日困在宫里,都不能出来走动,嫔妾真是要闷坏了。皇后她们那边,我是不敢随便去的,少不得要被数落。”慕容昭仪笑着嗔道,“而胡贵姬与德妃,她们又不喜好嫔妾。以是来惠仪阁,同娘娘说会话,您不嫌嫔妾打搅吧?”
“慧贵嫔一贯慎重,又不像是多事之人,能说错甚么呢?”瑜娢不解道,“这两日都闭门不出,也不去中德殿存候,莫不是真的病了?”
“好。”慕容昭仪勾唇笑道。
“娘娘,前日的事您可传闻了?”常芠秀小声问道。
“也好,本宫也实在担忧,就一起去看看吧。”瑜娢点头应道。
“你想喝,让阿莹再端一碗便是。”慧贵嫔笑着叮咛道,“快去,给慕容昭仪取一碗来。”
“也不知,慧贵嫔做错了甚么,竟被皇上请了出去。”常芠秀猎奇问道,“娘娘以为,但是她说错了甚么话?”
“娘娘,银耳莲子羹好了,请您享用!”阿莹进殿福道。
这日,慕容昭仪拜访惠仪阁,令慧贵嫔非常不测。
“娘娘既体贴她,何不去惠仪阁看看?”常芠秀淡淡笑道,“干脆闲着无事,我们一同去看望吧。”
“慧贵嫔浮滑,我早就看她不扎眼了。”慕容昭仪嘲笑道,“把神草花茶要来,清楚是在向我请愿。我岂能不睬会,由着她这般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