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望去,只见山道回旋,再高百丈,便有一处谷口,登山的修行人皆进入了谷中,便想,此处离那问道石应是不远了。
他抬头见崖壁上方十丈处也有剑痕,感慨道:“这是剑气出体十丈,不愧是青州第一的浮玉宗,妙手如云。”
一向沉默寡言的柳浩仿佛在踌躇着甚么,眼神挣扎,欲言又止,他的异状被凌毓瞥见,问道:“柳师弟但是有甚么事情要说?”
摇了点头,李长安从沉思中回神,回身,只见凌毓诸人已不见踪迹,崖壁投下的暗影已然东移。昂首望,只见日头已爬过天顶向西落去,不由有些惊奇,本来本身在这站了近一个时候。
但看到墙上剑痕,李长安又否定了这设法,这剑气不但能够阻绝朝气,还能着实在石上留下陈迹,换了他用刀却决计做不到。
“剑气。”
他们几时走的?李长安皱了皱眉,顺着石阶向上望去,山道中,不时有修行人武者颠末,便也不再担搁,向山上走去。
半晌后,凌毓四人已规复过来。
“剑气……”李长安如有所思,忽的心中灵光一现,仿佛想到了甚么又没掌控到,便抱臂站在崖下,冷静打量。
此时,凌毓四人刚好到达玉笔峰望仙台下,便是李长安瞥见的山谷。
耳边传来凌毓的声音,李长安设动手,转头见到坐在青石上歇憩的凌毓也在打量那些剑痕。
但来择道种之人大多有些根柢,在山间纵跃,比猿猴还工致,有人发挥遁术,足下生起遁光,更是如履高山。只不过遁术向来是宗中不传之秘,其他人见着眼红,也只能望洋兴叹。
不由想到,莫非这便是“刀与气合”?
凌毓见李长安转头用迷惑的眼神看过来,便对他说道:“这应是浮玉宗中弟子练剑用剑气所留下的陈迹,所谓剑气,便是剑道达到第二境的剑与气合之境便可将真元以剑收回,出体数丈而不散。”
拂去身上灰尘,凌毓见李长安在崖壁下肃立不动,正要出声,游学义粗暴的脸上暴露细心的神采,低声道:“长安大人仿佛有所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