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安排伏贴,东方已经发白,悟空当即一筋斗跳在半空,看那城池,发明公然覆盖着怪雾妖气,正在慨叹,只听炮声清脆,东门开处,冲出三千人马来,抢先的是位少年将军,顶盔贯甲,坐下黄骠马,腰挂弓箭,看那气度,定是太子。
“离此四十里,是我的故乡,国号乌鸡国,五年前。天降大旱,寸草不生,百姓饿死无数,寡人与万民同甘苦,沐浴斋戒。日夜焚香祷告,还是滴雨不下,河枯井干,正在危急之时,从终南山来了个道人,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
随即,和尚众星捧月般簇拥着唐僧师徒,有的挑担,有的牵马,来到寺内,请师徒坐了,再次行大礼。
众将士一拥而上,却有护法诸神护住唐僧,使得他们近身不得,太子喝问,“你是哪来的和尚,使这类妖法?”。(未完待续。。)
唐僧说了方才的梦境,悟空开了门,月光下,照见阶上真放着一块金镶白玉珪,就对唐僧说,“师父,要救那国王,你得依我的战略办”。
悟空拔根毫毛,变成个红金漆匣,说道,“明天一早,你就捧着这匣在这里等着,待老孙先去城里看看,是不是妖邪,然后再把太子引来,到时候我变个二寸长的小和尚,藏在匣里,太子来到,你不睬他,他必来找你的费事,你就说有三件宝,第一件是锦襕法衣,第二件是我,第三件才是那玉珪,我就把师父梦中所听到的话奉告他,师父就叫我立帝货吧!”。
唐僧细心看,那人公然头戴王冠,身穿王袍。腰束玉带,手持白玉珪。不由大惊失容,躬身高叫,“你是哪一国的陛下?”。
国王叩首拜别,唐僧起家相送,一脚踩空,栽个筋斗,蓦地惊醒,倒是南柯一梦,忙叫,“门徒,门徒”,
直到唐僧进了禅堂,方丈与五百和尚还整整齐齐地等待在堂前,唐僧再三叮咛,他们才敢散去睡觉。
“你不会到阴司告他?”。
“他每天都要叫那怪几声父王,怎会信远路和尚的话?”。
唐僧怕门徒吓着和尚,让他们等在门外,单独进了庙门,寺中方丈非常势利,不念都是削发人,不容投宿,唐僧好话说尽,方容他们在前廊下蹲一夜。
“你有甚么战略?”。
“明天我的太子要出城打猎,师父设法与他相见,把我的话奉告他,他就会信赖”。
方丈叩下头来,说道,“唐老爷,请内里坐”。
悟空跳起来,问道,“甚么事?”。
这天,西方又有一座高山挡路,悟空护定唐僧,走上山来,看看红日西沉,天气将晚,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师徒正愁找不到宿处,忽见前面山凹里暴露殿角,忙赶了去,见是一座寺院,门额上写着“敕建宝林寺”。
“常言道,鬼怕恶人!”。
“我门徒固然惯会捉妖,但那怪既变成你的模样,满朝文武、三宫六院都认他为国王,我门徒去拿他,事理上说不通”。
寡人请他求雨,公然灵验,令牌响处,大雨滂湃,朕见他有如此法力,救我万民,就与他结为兄弟,同吃同住,过了两年,这年阳春季气,红杏夭桃,绽蕊盛开,朕与那道人联袂同游御花圃,来到八角琉璃井边,他就把朕推入井内,上盖石板,种了一株芭蕉,不幸我冤沉井底,至今已整整三年了”
“那道人推我落井时,连我的金镶白玉珪一同推入,他虽变成我的模样,独独少了这玉珪,我把玉珪留给师父,他一见就会信赖师父的话”。
唐僧欠身呵叱,“你是何方妖邪鬼怪,深夜至此?快快拜别,莫轰动我的门徒,把你碎尸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