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少爷话,老太太起了,老太爷院子并未有动静,老爷已经上朝去了,太太奴婢不知。”答话的还是是菘蓝。这屋里头有端方,该谁的事儿,得谁做,都不成越了端方。大丫环的面子就是这么来的。
内书房连着后院花圃,有一偌大的池子,引得是死水,再往西边,开着一个小门,小门出去就是大街。西北角连着老太太住的荣庆堂和老太爷的梨香院。再往北角过一条夹道,就是贾代善佳耦住的荣禧堂。四通八达的,不成谓不便利。
贾老太太捂嘴:“你瞧瞧,这忙的就三瓜两枣?”细心瞧着又道:“这可废了老迈的劲儿了。”
贾老太太乐的从速把碗放到一旁炕几上:“就你嘴甜,尽哄我呢。快快让人把好吃的好玩儿的给哥儿呈上来,我呀,一见到他,内心头就舒坦了。”
话音一落,屋里世人都笑了。主子好服侍,是下人的福分。若说这府里哪是好去处,世人铁定都说这东大院好。大少爷是个好脾气的,老太太犒赏又多,可不是个顶好的活。
一旁候着的白大娘也笑:“那是哥儿孝敬您呢,哪回不是早早的来您这儿给你存候。”
这事一理就到巳时两刻,贾老太太才停下来。
丫环们都是练习有素的,这会几个丫环听到动静,又从速到了里间,服侍梳洗穿衣。
常常这时,贾赦总有长辈发小辈压岁钱的错觉,可这都是假象。
话一落,大师都齐齐施礼谢赏。
这会贾赦就听着老太太说就好,不然还能招出一堆来,实在美意难却。
桌子上满满铛铛的排了一桌早点,贾赦总算回了点神:“老太太,老太爷,太太老爷可起了?”在他几位叔叔都搬到外头后,大师都进级了,现在他是少爷不是哥儿了。
等用过饭,贾赦看着丫环交来回回的,就他一人傻坐在榻上,这才发觉,他已经好久没有松快过了,都快忘了初识招猫逗狗的镇静糊口了:“秋英,去把那白毛鹦鹉拿过来,去老太太院子。”
这些人,都是奴婢,欢畅了,能赏,不欢畅了,也能拖出去打板子。运气由不得他们,都是不幸人。这不幸人也可爱。比方在老太太小厨房服侍的曾妈妈,老太太一年一人才吃多少酱菜,统共不过一星半点,这用了一坛子,她得记个三坛,另有两坛,去哪儿了呢。老太太内心清不清楚的,估摸着也有个数。不说,是给了面子,说不得哪天发作了,一并算总账,皮都得脱几层。
“可不是比您还忙。”贾赦回了一句,亲手端了银碟子给老太太送畴昔。
桌子撤了下去,祖孙俩移步到榻上,贾赦就这么歪歪扭扭的瘫着,贾老太太也不说他,还给他递了个枕子,好让他歪的舒畅些,这才接话道:“你爷是不去的,就你和姐姐”
贾赦这银碟子还是那么孤零零的两三颗,瓷碟子上满满的都是细碎的。贾赦倒是不嫌弃,边吃,边敲的,玩的不亦乐乎。
“那成,今儿个你得闲了,怎的未几睡会,要么在祖母这儿歪一会”贾老太太总担忧孙子睡不敷,恐怕他累着。
说来也怪,是原著的惯性还是如何的,这东大院的前头还是马厩。
这可不是谁虐待他,反而是贾老太太心疼他每日要起大早,如果住在荣禧堂的院子,还得绕一大圈。是以划了一块地,修了前厅中堂后堂各五间的院子,外书房修了带廊子的六大间,并一座假山,种着各种宝贵花木,错落有致,待到时节,只怕美不堪收。
凌晨的阳光从糊纱的窗仔细细碎碎的投射到屋子,贾赦躺在床上,呆呆的看着床顶,有点今夕不知是何年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