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还未等林如海送出拜帖,西宁王府,荣国公府便都下了贴子相邀。另又有林如海同窗,同僚,林家故旧世交等,也或有递上拜帖,或有遣人相邀宴请的,不敷以而论。
黛玉宿世本来只当本身祖母不过是姑苏一世家女罢了,因为祖母去的早,家里提起也不过是称之为老夫人,谁也不会特特的和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提过世祖母的家世,待到了贾家,就更不成能有谁奉告本身了。
林家祖上本也是列侯,虽现在爵位袭至林如海之父便止了,但当日钦赐的侯府却蒙先帝殊恩,并未收回,只是把那侯府的门匾给换去罢了。
这菁萱斋原就是给林家的女人住的院子,因此非常靠近正堂,且又宽广。只是林家人丁薄弱,上一名住在这里的还是林如海的姑妈,这院子久无仆人亦有几十年了。常日里不过几个婆子,几个粗使丫环洒扫看门罢了。虽不至荒凉,却也没甚人气。房里原有的宝贵家什,珍稀安排要么锁到了库里,要么被运回了姑苏老宅。之前里头也不过是些陈腐的家什摆在那边,虚应故是罢了。
黛玉虽是倦怠,却也不过只是和衣而卧了些许时候便起了。正房三间,正中乃是会客之所,两侧房间,一间做了卧房,一间做了书房。卧房倒也罢了,书房倒是不一会儿便被那些黛玉从扬州带了的各色册本塞了个满满铛铛,桌上整整齐齐的放着黛玉用惯的湖笔,端砚,徽墨,墙上挂着一张用惯的古琴,另有书画卷轴等物和南边书房并无甚差别。
黛玉一看便知是萦雨,凝霓两个清算的,内心到还算对劲。这两个虽是外头买来的,平素做事却非常安妥,并不比家生子差。
草草用了饭,林夫人便打发姐弟二人分开道,“一起上颠簸,你们也未曾好好歇息。且都会去歇着吧。起来再把东西归置了,看看有甚么缺的,转头列了票据叫人去库里取。”晋贤黛玉皆应了,又见母亲没有旁的叮嘱,方退下了。
黛玉摆布转了一圈,也并无可抉剔之处,各种安排原是扬州带来的,均是黛玉用惯的,不过略有增减罢了。只那窗纱黛玉嫌它色彩不正,令人抓紧换了,又有林夫人令箜篌拿了册子来叫黛玉挑安排。这册子上是都城库房里原封存的东西,也有御赐之物,也有林家积年积累的,原是当年林家百口回籍守孝,有些过于贵重恐在路上碰坏了的古物,也有不便带回老宅的珍宝。林夫人拿来给女儿的天然是上等的,有些比在老宅,扬州用的还要好些。黛玉便道,“母亲可挑了未曾?”
林夫人原也晓得这些,便事前遣来人专门将那些原有的家什一一换了去。碧纱橱和床换了整套花梨木的,书桌案几换了黑漆紫檀等等,不成尽数。至于那些更邃密的安排,倒是筹算待黛玉本身来遴选了。
因林如海需得入宫面圣,比家眷早了一步归京,林夫人便独领了一对后代回府。
因为本是侯府规制,即便在寸土寸金的首善之地,也并不比扬州的官邸局促。虽比不得荣宁二府占去一条街的豪阔,内里却也并不减色。
因为到底不是血脉相连的亲眷,林如海也一定和他们有多靠近,只是到底是母家,头一等首要的亲戚,天然是要最早去拜访的。
林府里,林如海佳耦自是住了正房,却将林如海幼时住过的院子与了晋贤,又让黛玉住了本来老姑太太住过的菁萱斋。
四王里头,北静王独因功而得爵世袭罔替,东平南安,一府出了皇后,一府出了贵妃,虽说两府担当人都未袭王爵,但是本是权贵,家中后辈又很有些本领,且是外戚,也还是都城头一等的人家。独占西宁王府,虽还被人称为王府,却因子孙无能,早已露了些败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