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知为何,冥冥当中,她却感觉那孩子没有离她而去。固然她在几个婆子的伴随下去了儿子的“宅兆”,悲从心来,哭得肝肠寸断,但是内心里却模糊感觉那下边没有埋着儿子的躯体。
李姨娘面上仿佛是恍然大悟,但是内心却不信这只是辈分的原因。在她看来,第一点启事,制止族人的桎梏,制止偌大的家业移到别人手中,才是秦尚书选了这个无甚亲眷的孩子的首要启事。
听闻那孩子的年龄,李氏也有些痴了,一眨眼,也已经八年了啊!
二来,此事也有些奇特,旁人立的多是嗣子、嗣孙,偏生秦尚书倒是别出机杼,立了个嗣曾孙,如果他有个孙子长成便也好说,可我记得他膝下只一个早逝的独子,便是为了儿子的香火,立个嗣孙便够了,嗣曾孙,这算是个如何回事?莫非还要把那秀才也过继过来?”
金珠没有发觉到主子的神采有些不对,而是接着说道:“不过说也奇特,我们家和秦家夙来没甚么来往的,这秦少爷猛地认在三老爷膝下作义子,倒是叫很多人吓了一跳呢!”
金珠也道:“是啊!传闻当初秦尚书定下秦公子的时候秦家属人都反对呢!”
除非,除非有老太太插手或是大太太襄助,不然,以王氏的本领,绝对做不到这一点。但是,没有启事的,老太太如何能够听任乃至于脱手将贾家血脉送出去呢?
但是她也懒得申明。金珠这丫环虽说做事还算可靠,但是到底年纪还小。
因为刚出世便短命的原因,那孩子连个墓碑都没有,只能用一个小小的棺材埋下,她偷偷叫人在那处所种了一株松柏,只但愿能够护佑孩子,也给本身留个念想,免得忘记。
心中不肯定之下,每年她都要往京中的慈恩寺在孩子的诞辰以及“忌辰”给孩子点上一盏长明灯,不但如此,每年都要在院子的树根下烧一套亲手制的孩子的衣服。
但是这么些年察看下来,她天然也能够认识到,王氏可没有这么大的本领来个狸猫换太子,二房算是她的地盘不好说,但是想要把一个贾家的血脉抱出府外去换个死婴出去,别的不说,夺目的老太太和掌家的大太太毫不成能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