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江若宁就与慕容琏、李观等人去了春晖庙,这是再一次商谈办女书院的事,七郡主因家里的孩子病了,遣了婆子来,说是她来不了。
寒喧了一阵,碧嬷嬷领了小梅回李府,碧嬷嬷家的新屋还没造好,不过也快了,她带着小梅能够暂住春晖庙,那边的屋子够多,常有县城大户人家的奶奶去那边静休,香客房也拾掇得洁净。
河水柱这一房的日子过得并不余裕,人家能捐三十两银子也算是刻薄了,传闻罗氏娘家的父兄还经常布施她,隔三岔五,她娘家兄嫂就送些蔬菜鸡蛋等物来。
县城大门口,穆县令带着本地乡绅、商贾前来送行。
三房的家业虽多,可大头都在李观手里,李阅手头除了有五百亩良田,再就是县城的那家“念慈庵药铺”,当然他家另有一个小型的制药坊,只给念慈庵药铺供货,没有内销的,但就是这一块,也占了药铺里六成的收益,以是,李阅佳耦是不缺银子的。
慕容琏大喝一声“出发”。
来时十几辆马车,归去时便只余两辆马车:一车青溪县的特产,另一车是天鱼。
晴空道:“上回,我们就商谈,既然我们是堂主、副堂主,各家都出一笔银子来,五奶奶就有些推三阻四。人家想白担个副堂主之名,捞些名利,却不想真正着力呢。”
江若宁微微一晒,“今儿是端五节,我多留了一日,明日一早要回京,可不能再担搁。晴空师太,你要保重!”
周半夏道:“我家能出五百两银子。”
小邓走近河水柱,将一封信递给他道:“河三爷收着,这是公主写的亲笔荐信,孝期满后,你可持此信到容王府寻世子慕容琭。”他又抬高嗓门,“公主说你们三房过得不充盈,内里有五百两银票,另一百两请以河三奶奶的名义转赠罗家。罗家疼惜女儿,人家也不易,便是自儿个苦些,也不肯女儿受气。公主说,如许的家人当珍惜……”
李观想了很久,就这事他曾查了青溪县志,“在青溪县志里,前朝时就曾呈现过鱼泉,所谓的鱼泉就是一处山泉里能喷出鱼来。陶家村所出的天鱼与那倒有几分类似之处。”
慕容琏咬牙切齿隧道:“穆县令,你甚么意义?我能带,那也是煎的、炸的能放上一月的,你让本候带一只大木桶归去,里头还养着鱼?”
小梅扶着碧嬷嬷立在路口:凤歌公主与李观两情相悦,若二人结为伉俪,他日自来相见。孤女孤婆认作干亲,也算是相互有了个亲人,碧嬷嬷很喜好小梅,小梅对碧嬷嬷更是恭敬、倾慕,她自小贫乏长辈之爱,虽是干亲,却情同亲生。
江若宁道:“我回宫以后,想与莲贵妃筹议,从宫里讨几个老宫娥来做女先生,再以朝廷的名义在这里开一家饯果作坊、腌菜作坊等,就如皇家制药坊差未几,能够将功菜果销往各州府,如此一来就不愁销路。”
周二妞跪在地上,冲着江若宁的凤辇方向重重磕了三头。
次日是蒲月初五端五节。挂艾草于门上,系长命缕,盖桃印,钉赤口,挂菖蒲,配事理袋,晒书,饮雄黄酒,食粽子,亲朋间互赠粽子、咸鸭蛋,订婚的女人给未婚夫赠送驱蚊虫鼠蚁的香囊。
穆县令连声应对“不敢!”
几人筹议一阵,将散去时,江若宁悄悄给晴空塞了五千两银票。
晴空道:“朝廷会同意?”
之前一口一个“施主”,迩来见很多了,晴空竟有些舍不得江若宁。
相互心照不宣,穆齐能保青溪不出事,那是得了江若宁的指导,一样的李家二房也得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