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冲她摇点头,道:“不消你。”说着,便从柜台后绕了出去。
雷寅双笑道:“这原是我娘的遗言。这都十来年了,总因路远没能叫我娘落叶归根。现在恰好赶上有顺道的船,多可贵的事儿。不然那么远,又只要我爹和花姨两个,加上小石头,我还不放心他们呢。再说了,我都这么大的人了,镇上又有你们大师伙儿照顾着我,他们能有甚么不放心的。”
雷寅双立时喊冤道:“那里是我记得不清楚,不清楚的都是胖叔记的……哎呦!”
老太太一个安身不稳,几乎跌倒。她昂首正待要骂人,却对上一双圆瞪的虎目。
雷寅双才从账房里出来,劈面就看到三姐冲她挑了一下眉梢。因而她便晓得,三姐应当也听到了板牙奶奶的那番“警告”,便冲着三姐咧嘴呲牙地做了个怪模样。
堆栈大堂里,几个住店的客人不知究竟,不由猎奇地往店外探着头。
三姐一边躲着她的手,一边冷声道:“这个月的家用你不想要了?!”
二人正笑着,账房门口垂着的门帘一动,一个身影托着个茶盘,一瘸一拐地进了账房里。
“啧啧啧,”那人咂着嘴一阵点头,道:“传闻本年赶考的学子特别多,老先生们都瞻望说,我们府衙送去都城赶考的学子里,百个里头能中一个就算是得中率高的了,这真可谓是‘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呢。”
雷寅双一窒,立时摆出一张奉迎的笑容,冲三姐迎了畴昔,扒着那柜台道:“就是这账记得胡涂,我才算不过来的。”
她话音未落,就叫恰好买菜返来的胖叔在她脑勺前面敲了一记,怒道:“明显记账是你的事儿,你求我帮你,我才免为其难帮你记上两笔的,这会儿你倒嫌我记得不好了?!赶明儿你还是自个儿记吧!”
二人正互打着眼色,俄然,堆栈内里响起一个妇人锋利的声音:“三娘,三娘!死哪去啦?!店里买卖也不做,整天就只晓得四周招摇,想给家里招个野男人咋的?!你老娘我还没死呢!”
她这么一嚷嚷,雷寅双倒收回了脚,推开抱着她胳膊的三姐,哈腰畴昔,跟拎小鸡似地一把从地上把阿谁婆子拎了起来,然后转头对挤在药铺门口看热烈的人群笑道:“瞧她说的,我不过跟她开个打趣罢了,竟当真了。蔡婆婆,你也太不识逗了。”
“多谢多谢。”雷寅双冲着那人也是笑嘻嘻地一抱拳。
她这般一哭闹,不由叫雷寅双拧了眉,抬脚才刚要去揣那婆子,却叫三姐眼疾手快地一把给拦了下来。
因而又有一人感慨道:“要叫我说,也是我们这些人没赶上个好时候。咱大兴刚建国那会儿,那百里外的旧都还是都城时,咱这江河镇如何着也算得是京郊畿县。自来京畿学子高中的机率就要远比其他处所的学子多上几成,若我们生在阿谁时候,我怕也要鼓起勇气了局一试运气的!”
另一个道:“瞧你说的甚么话!我们健哥儿是甚么人?从小就有才子之名的。要我说,健哥必然能够高中!”说着,冲虎爷一抱拳,笑道:“我在这里先预贺虎爷了。”
她一边唠叨着,一边到底跟着雷寅双从账房里出来了。
“你再骂一句尝尝!”雷寅双冲她伸了伸她那白生生的拳头。
“对了,”板牙奶奶道,“这一打岔,几乎忘了。此人一老吧,就老爱揣摩一些有的没的。我想着健哥儿这一去赶考,不会不返来了吧?那戏文里的蔡伯喈、陈世美,可都是高中以后变心的。不是我说你,你这孩子从小就大咧咧的,这事儿你自个儿可得上着点心。比及四月尾如果看不到他返来,你可千万记得上都城去找他,可别像戏文里的赵五娘和秦香莲那样,傻傻地在家等了那么多年才想起来上都城去找人。比及当时候,甚么生米都做成熟饭了!奶奶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如畴前了,因今儿俄然想到,怕到时候忘了,以是才来跟你说一声儿的。你可千万自个儿记在内心,到时候就依着奶奶的主张去做,晓得吗?”又道,“那小兔崽子要真敢变心,看咱鸭脚巷的长幼爷们哪个肯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