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正虎爷常常“脑洞大开”的(当然,这词儿必定又是虎爷的发明)。
板牙奶奶不由一阵惊奇,低头看向小静。她可不晓得几个孩子筹议的事情,只惊奇着一贯爱在人前装着文静的孙女,竟会接二连三地主意向人发问。
说到这里,老太太才俄然想起来,跟她们坐在一处的板牙奶奶的儿子,阿谁王朗,可还在衙门里当差吃粮的。她不由一缩脖子,带着几分小民的忐忑和奉迎,看向板牙奶奶。
三姐原是要引着那些孩子把话题往她想要的方向走的,却不测埠勾出了“鞑子”二字。她不由嘲笑一声,嘲着那几个孩子道:“说得仿佛你们见过鞑子的军队一样!”——当年鞑子的军队可向来没来过江河镇的。
便又有人嘲着三姐道:“说得你仿佛见过一样!”
便有孩子猎奇问道:“如何智取?”
高瘦少年跟认人一样,先是往人群中间坐着的板牙身上扫了一圈,然后看向三姐,倒是意味不明地抿着唇浅笑了一下,这才扭头对瞪着眼看着他的那些孩子们说道:“我们路过净水县船埠的时候,正赶上官府盘问,说是四周的一户人家才刚被灭了门。不定就是那孩子说的那户人家了。”
*·*·*
小静这里借着小老虎说事儿时,她弟弟板牙则在孩子们那边把这故事略改了改头面,直接推到了小兔子身上。
这高耸的声音,倒把围成一圈,正全神灌输听着三姐跟人吵架的孩子们全都吓了一跳。
三姐跟着长辈们搬来江河镇时,已经是五岁年纪了,且她原就早慧,以是把镇上世人那欺软怕硬、怯懦怕事,只要仗着人多势众时才不成一视的色厉内荏,早看了个一清二楚。她想出来的体例,实在提及来很简朴,简朴到用两个成语便能概括了。那便是:“妖言惑众”,和“祸水东引”。
陈大奶奶瞪起眼,两个几十年的老朋友,不由当街斗起嘴来。
小静俄然又道:“那些被拐来的孩子,万一人估客找人扮着他们的家长来认这些孩子,那该如何办?”
因而,一样的故事,在孩子们这边,则成了小兔子跟板牙说的“切身经历”。
少年人说得头头是道,不由叫镇上的孩子们全都佩服地看着他。便有个孩子问道:“你是谁啊?如何向来没见过你?”
板牙奶奶的眼一闪,跟着道:“是呢,还说双双救下来的阿谁孩子是甚么‘世子’,我看啊……”
“该!”陈大奶奶说着,转头嘲着一贯跟她不对路的酒坊老板娘道:“昨儿听你家那位的意义,还想着把那些孩子还给人估客呢。看吧,便是还了,也一定能得好呢!”
仅这三个字,就跟油锅里扔了个火把似的,立时烧得群情激愤起来,有人嘲着三姐道:“你怕了就回家躲进被子里好了!连鞑子都叫我们赶跑了,还怕甚么人估客不成!”
三姐早推测会有孩子来挑刺了,昂首正想说,不记得本身名字,不代表不记得颠末的事,却俄然听到人群前面一个声音道:“确有其事的。”
三姐的眼一闪,道:“如果我没猜错,这应当是我们巷口那家还没开张的堆栈的少店主。”
小静原正喜滋滋地想着,大人们的意义应当合了三姐的主张,俄然就听到她奶奶的问话。她不由看着她奶奶猛眨了两下眼,那眸子一转,笑道:“还能有谁,双双呗。”
陈大奶奶答着小静道:“瞧你说的,哪有那么好骗的……”
“这还用说?”陈大奶奶抢着道,“不过是想把那孩子再骗归去罢了。这不,见骗不了我们,连刀子都动了。”又侧过脑袋对众妇人道:“你们说,自皇上即位以来,天下已经算是承平的了,便是甚么江洋悍贼,也都在一些穷乡僻壤里,城里甚么时候见人动过刀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