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甚么体例呢,先帝在位的时候,长于玩权谋,培养党派之争,他端坐在皇位上享用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胜果。
那天,朝堂之上,臣子们被天子阴冷的语气斥责了一顿,倒置吵嘴,不分是非,只晓得呈上奏折弹劾,既然你们都不想他统领京畿营,朕就满足你们,把他调入城防营,京畿营统领,你们看谁合适,就保举一个吧。
但是,元朗算甚么东西,不过是辅国大将军府一个马奴出身的寒微之人,能在几个月的时候里被封为校尉,已经是天子陛下垂爱,这才过了多久,直接升到三品去了,谁看了都会眼红。
“祖宗,端方,结果,都放在一旁,给他一个月的时候,一个月后,他没法将京畿营的民气安抚好,那他便没有资格坐上定远将军之位。”
以是,遵循他的判定,要措置掉的人用力的获咎,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校尉,谁把他放在眼里了。
天子的案头堆满了弹劾元朗的奏章,说他如何不将比他大的官员放在眼里,如何仗着皇上的恩宠在京畿营里作威作福。
大抵是出自一个母亲的灵敏,王妃说女儿和罗斌之间仿佛没有那种男女之间的喜好,倒更像兄妹之间的来往。
答案是无解。
自古文臣与武将在朝堂之上就是对峙的存在,武将看不惯文臣靠着三寸不烂之舌获得晋升的机遇,文臣则是看不惯武将卤莽无礼,大明朝的朝堂之上还算有几个世家出身的武将,才高八斗,像谢家的那两位,文臣是不敢轻看的。
他的身后站着天子和摄政王,另有丞相罗祥支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