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他挥退了周遭侍从,凑在阿殷耳边,声音降落而果断,“我会给你更贵重的冠服,在群臣百官面前,与我登上丹陛,受四方跪贺,万民膜拜。”
那嬷嬷原是宫中女官,亦含笑道:“这九翟冠各府里的都差未几,由王妃戴着,却格外华贵。平常女儿家压不住这金银珠冠的贵气,王妃虽年青,戴着却恰好。”
芙露月仙扔了1个地雷
直至中午将尽,诸般封赏已定,永初帝先行回宫。
别的,关于九翟冠的描述,参考的是《图申明朝宫廷奉侍》哈,不要纠结混乱的朝代背景23333
定王哂笑,“太子的襟怀,也不过如此。”
烈火烹油、簪缨繁华,阵容最隆之时,也是处境最危之际。
礼部此时已将王妃的冠服送来。比起先前那套侧妃的号衣,这一套就持重华贵很多——九翟冠上用银丝编成九只神态各别的翟鸟,每只口中衔一串浑圆柔润的珍珠,再以极细的金丝堆成博山,镶嵌滴红的宝石和花蕊翠叶,两侧则有金凤簪,口中颤巍巍的衔长珠结。
父亲说兄长有当年外祖父的风采,果然不虚。
蟹蟹爱的地雷~~(*╯3╰)
铜制的虎符落回掌中,永初帝确信无误后,最后一丝忧愁随之消弭。
平常王妃册封时,需着礼部备好的号衣受封,阿殷算是个例外,未着服制。但是当着百官众臣的面受封,却与别处罚歧,且旨意中颇多对她军功的溢美之词,更是与平常夸德行工容之礼分歧,算是百余年来独一无二的册封典礼。
苗条的身上大衫端庄贵丽,那一只彩绣的凤鸟跟着脚步挪动微摇,云纹牡丹迤逦到裙边。繁复精密的镶边直领衬出腻白的脖颈,如龙波湖中的白鹄般好看,满头青丝尽皆盘做发髻,玉般的脖颈别无累坠,只要耳畔的红滴珠宝石垂落映托。司空见惯的九翟冠放在她身上,似是平白添了层华彩光晕,映着精美豪气的脸颊,面貌素净,姿势昂扬。
待定王和阿殷回府,曹长史和常荀已然在府中备宴相候。
周遭群臣自是一阵恭贺,见定王愈发威仪冷肃,多少怀有敬惧不敢冒昧,恭敬向他和阿殷道贺过了,却将陶靖团团围住,道贺不止。陶靖虽也不耐烦这等应酬,瞧着定王与阿殷相携拜别的背影时,却格外欣喜,亦随口拥戴赞美。定王的声望气势自不必说,朝堂高低本就无人能及,可贵的是阿殷身姿苗条,背脊矗立,玉冠束发更见英姿,同定王并肩而行,相得益彰。
这阵仗实在过于昌大。
作者有话要说: 终究能跟定王男神并肩前行,阿殷的内心应当也很冲动~从寒微的庶女、值夜女婢卫到战神正妃、虚衔将军,这一起走得很不轻易呀,尽力终有回报!这章发二十个红包吧,先到先得^^
走过朱雀长街,宫门口禁卫军列作两队,宫门敞开,外头由天子最倚重的孟太师和高相率百官驱逐,只未见太子身影。
清知阁外的荷塘中,荷叶已碧,铺满水面。
定王一行人抵京时,恰是三月二十。
即便见惯阿殷丽色,在瞧着阿殷徐行走出的时候,他还是有一瞬失神。
她也不敢放松心神,垂帘将外头热烈隔断,闭目清心。
阿殷闻言甚喜。
时维暮春, 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朱雀大道两侧的绿柳已然低拂, 樱桃树繁花开遍,一阵风过,扬起玉白的细蕊飞入车厢。阿殷坐在车中, 稍稍翻开半边侧帘,便见贩子两侧围满了百姓,各自喝彩, 道贺定王得胜返来。喜气洋洋的脸浸浴在晚春丽日中,两侧屋檐鳞次栉比, 雕梁画栋, 繁华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