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看过了那么多船,现在看动手上这张票据,现任泉州市舶使何铭还是有些惊奇。
几十年畴昔,泉州已经成了宋国第一大港。
其市舶司的税收,在福建路的总税收里占了不小的比重。
然后对李想笑道:“李船长可有想过今后都从泉州走?”
好吧,谢珏用茶饼订空了朱里和三佛齐的冰片沉香,别的人买的到才怪。
那里防得住?
何铭内心便了然了。
李想想了想道:“如果泉州有合适的贩子,我倒是想卸下一部分香料。”
说话之间,往谢珏多看了一眼。
李想和谢珏对视了一眼,亦轻叹了一口气。
这些都得益于泉州市舶司从第一任市舶使便秉承的与商为想的原则。
五百六十八万的代价不过是由低价合买的代价核算下来的,李想自个去卖,绝对不止这个数。
内心却有些烦恼,本来算好是一百二三十万的代价的,偏生宋国的胡椒涨价了!
一斤涨了三贯,直接多出来四十五万贯。
而其他货色一看就是巴格达特产,体积小,卖价应当不高,不过胜在讨巧,在宋国的代价不低,并且不需求合买,是以时价计算,以是总代价也很多。
哎,天子年纪到底大了……
“两位如果想卖货,我倒是有小我能够先容。”市舶司的手分恰好从中间颠末,听得两人说话,探头过来道:“那位是从都城来的大贩子,想买些冰片和沉香归去,不过比来返来的船都没有带甚么冰片沉香,说是找不到货,以是一向在城里等着呢,两位如果想卖,代价不消担忧。”
谢珏点点头道:“嗯,如许也好,我跟着李爷做就好。”
本来宋国的胡椒市场卖价也不过八贯一斤,合买代价不到四贯,现在竟然涨到了十五贯一斤,官府的合卖价给了个七贯一斤。
当然,去掉那些贵重之物,那些琐细的讨巧东西倒是很分歧。
前儿刚从都城来的动静,只怕内阁最快年底,最慢来岁,就会将杭州的做法推行到统统市舶司。
如果太子还在的话,岂能让那些人如此乱来!
这一年多来,杭州市舶司支出大增(加了那么多税),他扛了这么久也扛不了多久了。
只是谢珏还是个新手,一个新手,就能以十五万出去,带了一百八十万的货色返来。
然后才是泉州。
李想买的胡椒更多,若不是二十八万斤胡椒里给他算了二成丧失,他那都快过六百万了。
而李想的票据里则多了很多贵重之物。
想到此,何铭意兴阑珊,对李想和谢珏微一拱手后,便下了船。
一箱子的看不出品相的原石,大的少,小的多,有的只怕比米粒大未几了多少,约莫有个三四百颗,也难怪专库不想点……
再看两人的港口公文。
并且,如许经历丰富的大商,出事的概率也小,值得拉拢。
宋国立国以后,最早开放的是广州市舶司。
却实在让人惊奇了。
看明白了,何铭也未几说了,将票据还给专库,让他们去捡货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