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旻现在正在看“风、雅、颂”中的“颂”,也就是前段时候陆旭父子费经心机也要获得的《周颂》。不过并非本身用西宫纸写就的版本,而是孟侯本身藏书中的竹简版《周颂》。赵旻看着看着,俄然心中一动,从怀中……呃,是从戒指中取出原版《周颂》。现在赵旻每次从戒指中拿东西都要把手伸到怀里以掩人耳目,久而久之都快养成风俗了。
赵旻翻开纸质版的《周颂》跟竹简版的《周颂》,一一比对,很快就发明此中分歧之处。《周颂》总计三十一篇,二者之间并无差别,但是每篇之间的前后挨次却很有分歧。细心比对下挨次,此中分歧的竟多达一十七处!如果仅仅是一两处差别,还能够说是编撰者的手误,但足足十七处罚歧,这就不是简简朴单失误能够解释的了。
不过明显孟侯并不是浩繁儒家推许者中的一员,从他给赵旻选的书中便能够看出。不过即便是这些并非佶屈聱牙的汗青文籍,赵旻读起来还是头疼万分。启事有二,一是这时的纸张并不提高,所谓的“书”实在是记录在竹片上,用细绳串起来的竹简汇编,统称为书,随随便便一本数千字的“书”就要十几二十册,光拿在手上都沉重非常,更别说还要低头靠近了去辨认青黄色竹片上的玄色蝇头小篆,纯属考眼力的活;二则古文的挨次都是从右往左,从上至下排布,并且这时候的笔墨是没有标点标记这东西的存在,每读一段都要去猜应当在哪断句,吃力非常。常常一册看下来不但头晕目炫,并且两只胳膊还酸痛非常——要不你捧着几斤重的东西一两个小时不动尝尝?换谁也得胳膊酸疼啊!赵旻心说怪不得话本演义里武圣关羽动不动就读《春秋》,读了一辈子也没读完,估计一是关二哥文学水准不高,读书读得慢,二是这活还能熬炼臂力,对他挥动八十多斤的大刀起了一个练习的感化。
不过即便猜想精确也没甚么卵用,因为底子不晓得切口的来源,公布者,用处等等等等,空有一本暗码母本毫偶然义。这件事陆旭父子必定晓得,可惜他父子二人一个死在本技艺下,另一个没在乱军当中,即便想清查也无从查起了。赵旻叹了口气,顺手把纸质版《周颂》放入戒指,别的拿起一册《五帝纪》研读了起来。
不过话说返来,这跟宗正寺能有甚么干系?不管是犒赏财物还是婢仆,乃至直接封地,都不是宗正寺应当插手,宗正寺统领的范围是皇室名爵,而赵旻身为皇子,现在已经是王爵的身份,还能封赏甚么?总不能弄个皇爵出来吧?再者说了,就算要封赏也是皇室内部事件,按理直接给赵旻打个号召,叫他在本身的封地呆着,天使到北海去宣旨才是正理。而现在却告诉光临甾来,与世人一起侯旨,这算如何回事?
对赵旻来讲,此次的夸奖最好的成果是给能两三个令、长的任权柄,虽说固然明晓得不太靠谱,不过总要往那方向去尝尝才甘心。不是有句话说的吗,“人如果没有胡想,跟咸鱼有甚么辨别”?大抵如此。而对于赵旻本身能获得甚么犒赏倒是毫无设法。倒不是他已经伟光正到了无欲无求的境地,只不过他实在想不出朝廷能给出甚么是本身想要的罢了。给钱?倒不是不好,但目前即墨的几大财产已经逐步上了正规,将来必然是财路无虞,这点犒赏再好也是无根之水,能用得了几时?给人?仕进的人才必定不会给,给些婢仆美人他又用不上,毕竟是来自后代的灵魂,对于别人服侍本身有些天然的反豪情感。除此以外另有甚么?起码赵旻现在设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