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秦明的嘀咕,苏轼哭笑不得。他和夫人的豪情,相敬如宾来讲并不过分。如果旁人,又怎能明白呢?他的夫人王弗,乃是苏轼姨家的表妹,这段婚姻,是他母亲程氏促进的。一贯孝敬的苏轼,天然是不能违逆母亲的。不过。娶了王弗以后,苏轼才发明他的夫人是一个才调姿容分身的女子,知书达理,明晓事体。苏轼每当旷达豪宕和生人晤谈时。王弗都能悄悄聆听,时不时还给他总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秦明自嘲地笑了笑,说道:“苏大才子,又吓到你了……”
说罢,他便要走,苏轼赶紧赔笑道:“大哥,莫急着走。我只是想晓得,你们村,有没有拐卖孩童的人?”
秦明嘴上嘟囔道:“睡觉便睡觉,说得那么文绉绉何为?出去便出去,有甚么大不了的……”
到底是秦明的卖相要比苏轼好一些,固然说着一口长安话,可那农户较着是怕了秦明这高大的身材,与他这个肥胖的身板,有着较着的差异。
苏轼屏住了呼吸,赶紧翻开了剑匣,把尚方剑握在了手中。却见秦明猛地翻开了房门,探出脑袋去,未几时又退了返来,悄悄地关上了房门。
秦明闻言一惊。调子都变了:“名满京都的苏大才子都有妻室了?这岂不是要寒了千万黄花闺秀的心吗!”
被苏轼这么一威胁,秦明公然靠谱多了。实在秦明也不过是想开下打趣罢了,恐怕苏轼本身都不晓得,他写的那些诗词,颠末《书社报》这么一鼓吹,莫说长安城,便是大顺天下,都有很多他的崇拜者了,以女性居多。毕竟他乃一届科举状元,向来都是受人追捧的工具。
待得一行人都换了衣裳,便急仓促地退了客房,出了梓州城。一起上扣问行人,总算来到了梓州路的乡野当中。看得满乡的寂然,良田荒废,苏轼不由大惊。他晓得梓州费事,却不知竟贫苦至此。
苏轼闻言,苦笑着把尚方剑放回剑匣当中,转移了话题,说道:“秦大郎,为何你还不睡?”
秦明坏笑道:“苏大才子,这梓州与眉州相去不过三四百里,有没有想回家一看?”
秦明一脸坏笑道:“这不对了,嫂子还在家中,你生米煮成熟饭,甚么都好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