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末将领中脚踩两只脚典范代表,换句话说,他时候筹办好了当汗奸,但是此时多铎却俄然出兵北上了,清鞑子兵锋滞留在河南和山东一带,踯躅不前。
这时,部下一名总兵叫张旭的抱拳拱手说话了,“伯爷,庞参军说得对,依鄙人看干脆宰了阉狗李国辅,拉着兄弟们去找二爷,在这里受这鸟气干甚么!”
“陛下早已经运筹好了,武昌侯对于流贼,靖国公保卫京畿,倡平伯出兵河南,东平伯出兵山东,你们两路雄师如两把尖刀,趁机光复失地,一股作气将鞑子赶回关外。”
刘良佐早就心胸鬼胎,是投降大清还是忠于大明,他须得看情势的生长,如果多铎攻陷江南,他们兄弟会晤,介时刘良佐反戈一击,他们兄弟就兵合一处,将打一家了,如果相反,鞑子被驱,他就以忠于大明的姿势立世。
刘良佐带着一支人马出城,恭恭敬敬地把天使官李国辅接进城中的侯爷府,然后沐浴换衣,焚香接旨。
参将庞纪见礼道:“伯爷,您千万不能听皇上的,莫非您没看出来吗,皇上降服了黄得功,又清算了高杰,下一个目标就是您和那刘泽清,让你们两路进兵,实为借刀杀人。”
清军入关,刘良臣仍然编在祖大寿摩下,属豫亲王多铎旗属,李自成自山海关之败后,一发不成清算,多铎这路雄师势如破竹,一起追击李自成的残部,兵锋一度打到河南和山东。
早在崇祯四年,游击将军刘良臣就跟从祖大寿投降了鞑子,成为一名光荣汉奸喽啰。现在官至参将,刘良佐十几年的汉奸谋生,在清廷虎帐混得也算是风生水起了,然鞑子究竟视其为外族,迩来年虽功绩不竭,但只给犒赏却少加官进级了。
这道圣旨出自汗青上南明三贤相现为朱由崧的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的高鸿图亲笔,经朱由崧龙目御批,又由御马监掌印寺人李国辅亲身送到,分量当然不低。
刘良佐还不晓得旨意的内容,内心直划弧,和其他军将跪在那边,悄悄地听着。
众将的谈吐正说到了他的内心,他思忖了一下做出了决定,先按兵不动,借端迟延几日,暗中派出亲信之将到清营联络鞑子,看看皇上的反应,也留言刘泽清的意向。一旦鞑子那边有了动静,拉着十万人马投畴昔,到当时无疑跟他兄弟一样,他刘良佐也是大清的良臣老将,伯侯罔替,封妻荫子是少不了!
刘良佐的亲信之将纷繁呼应。
李国辅宣读结束,将圣旨折拢交给了刘良佐。
奉天承运天子诏曰,天朝自太祖高天子创业,万民安居奖饰,时至本日持续鼎祚近三百载。然近年来天灾天灾不竭,盗贼蜂起,东虏放肆频频犯境。闯贼祸乱北都,先帝崇祯新亡,北都沦丧,东虏入关,苛虐中原,万千百姓挣扎于水火,天朝只剩下江南半壁。然朕时候不忘祖宗之志,无一日不思重返北都,驱虏平寇。今东虏与流贼争于秦晋,此乃天赐良机,北定中原,答复祖宗基业,刻不容缓。爱卿接旨后马上出兵河南,光复失地,不得有误,钦此。
“陛下龙威神机,请公公转告陛下,臣定当死战报国,不负圣恩。”刘良佐嘴上说着,眸子直转,又道,“然出兵河南不是小事,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容鄙人击调集众将商讨详细的出兵计划,请公公少安毋躁。”
“对,张总兵说得对,找二爷去,大明迟早得垮台。”……
刘良佐撇了撇嘴,大眼睛瞪得溜圆,微微颌首没说话。
李国辅接茶盏又放下了,晓得他这是没话找话,胖脸上微微挤出点笑意,“伯爷就不要客气了,你我皆为陛下效力,何来辛苦之说,慢待咱家也没甚么要紧,倒是陛下忧国忧民之心甚笃,答复大明之心日切,现在良机天赐,伯爷从速清算兵马出兵吧。”